一、复合叶酸和叶酸的区别,过期的叶酸可以浇花吗
我们都知道叶酸也是分有好几种的,有单一型的也有复合型的,顾名思义,复合型的叶酸就是除了有叶酸外,还会有其他微量元素存在。单一的叶酸就仅仅只是叶酸。那么,复合叶酸跟叶酸有什么区别呢?过期的叶酸可以浇花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复合叶酸跟叶酸有什么区别呢?
复合叶酸的成分有: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酰胺、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h、还有矿物质(铁、碘、钙、镁、铜、锰、锌、硒),适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额外需求;并预防妊娠期因缺铁和叶酸所致的贫血;还能缓解孕期乳房胀痛、恶心呕吐。叶酸片的成分就是单一的叶酸。所以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复合叶酸比叶酸多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过期的叶酸可以浇花吗?
叶酸是维生素b9,经常施用可促使植株健壮,叶片浓绿,用起来也很安全。叶酸与水的配比是:1比1,(即一片叶酸要兑水1千克)。
具体施用方法如下:
1、凡是翻盆的花卉,可马上用叶酸兑水浇灌。
2、气温在18℃以上时可以喷洒在叶面上。
3、春、秋季每7~12天一次,夏天每10~14天一次(傍晚喷);冬天也可施用,不过要20~25天一次。
二、婴儿奶粉中常见的添加剂都有什么作用?
低聚半乳糖:改善人体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柠檬酸钾:稳定剂和pH缓冲剂。
磷酸三钙、碳酸钙:人体钙质来源。
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碘化钾、亚硒酸钠:钠、钾、镁、硫、铁、锌、铜、锰、碘、硒来源。
棕榈酸维生素 A:维生素A来源。
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来源。
核黄素:维生素B2来源。
烟酰胺:维生素B3来源。
D-泛酸钙:维生素B5来源。
叶酸:维生素B9来源。
氰钴胺:维生素B12来源。
L-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维生素C来源。
维生素D3:维生素D3来源。
左旋肉碱:维生素BT来源。
花生四烯酸油脂:花生四烯酸来源。
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DHA来源。
核苷酸: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牛磺酸:β-氨基乙磺酸来源。
肌醇:肌糖来源,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叶黄素:优良的抗氧化剂,能抵御游离基在人体内造成细胞与器官损伤。
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来源。
奶粉里面除了基本的乳剂(乳清蛋白、脱脂奶粉等),还会再里面添加其他的物质,供婴幼儿的成长需求。1、营养强化剂:比如矿物质,举例,碳酸钙、氯化钙等,就是常说的钙;维生素里L-抗坏血酸就是维生素C等;另外还有脂肪类,DHA、AA等。
2、其他的添加剂,比如白砂糖、乙基香兰素等,就会是奶粉比较甜,奶味更重,建议这类的奶粉妈妈不要选择。
三、厨邦酱油里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呢?
厨邦酱油优选非转基因东北黄豆和优质面粉发酵,成品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等。氨基酸是酱油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了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它们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酱油里所含的还原糖也是酱油的一种主要营养成份,参与细胞的许多细胞的生命过程,还能补充人体日常所失的盐分,酱油除了上述的主要成分外,还含有钙、铁等微量元素,有效地维持了机体的生理平衡。
1、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
2、氨基酸是酱油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反映了酱油质量的优劣。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而来的产物,酱油中氨基酸有18种,它包括了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它们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们只能在食品中得到氨基酸才能构成自身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份,是生物体发育及修补组织的原料,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水平衡的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物质的代谢及转运都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 5.6 g
脂肪 0.1 g
碳水化合物 10.1 g
不溶性膳食纤维 0.2 g
钠 5757 mg
镁 156 mg
磷 204 mg
钾 337 mg
钙 66 mg
锰 1.11 mg
铁 8.6 mg
铜 0.06 mg
锌 1.17 mg
硒 1.4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5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13 mg
烟酸(烟酰胺) 1.7 mg
厨邦酱油是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1],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态氮含量达1.3g/100ml,比国家一级标准高85%。
四、辅酶指的是什么?
辅酶
fumei
辅酶
coenzyme
某些为催化活性所必需的,与酶蛋白疏松结合的小分子量的有机物质。
一部分酶除蛋白质部分外,尚含有对它们的功能直接有关的一些无机或有机成分,这些成分统称为酶的辅因子,如果缺少这些成分,酶就显不出活性。
辅因子包括金属离子和一些分子量不大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常见的金属离子有锌离子(Zn()、镁离子(Mg()、铁离子(Fe()、铜离子(Cu()等,例如醇脱氢酶含锌、精氨酸酶含锰、而多酚氧化酶则含铜等。
与酶蛋白紧密结合的辅因子称为辅基。酶的纯蛋白部分相对于辅因子而言,则称为脱辅基酶蛋白或简称酶蛋白。无论辅酶或脱辅基蛋白在单独存在时都不显示酶活力。
有不少酶既含有金属辅因子也含有辅酶。许多辅酶是或维生素的衍生物。
作为辅酶的B族维生素及其衍生物 20世纪前 50年在维生素研究中的突出成就就是分离和鉴定了许多维生素(特别是 B族维生素)并阐明了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发现不少维生素类 (特别是B族维生素或其衍生物)是有机体中一些重要酶类的辅酶,它们的需要量虽不多但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硫胺素 即维生素B1。它在生物体内的辅酶形式是硫胺素焦磷酸 (TPP)(图1[硫胺素焦磷酸(TPP)的结构式])。
硫胺素焦磷酸过去也称为辅羧酶。它在动物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丙酮酸在脱羧作用时需要它。在TPP缺少的情况下,代谢中间物丙酮酸不能顺利脱羧会积聚于血液和组织中而出现神经炎症状。TPP 还是其他酶例如 -酮酸氧化酶、转酮醇酶的辅酶。TPP催化的酶反应还需要有镁离子的存在。
烟酰胺 是一系列酶类的辅酶的前体。
很早就知道烟酰胺可以防止糙皮病。1904年已知酒精发酵时不能缺少一种叫辅酶Ⅰ的物质,1933年这种辅酶Ⅰ被分离出来。1934年德国生化学家O.瓦尔堡又分离出一个与辅酶Ⅰ相近似的物质,称为辅酶Ⅱ,并证实了烟酰胺是这两种辅酶的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弄清楚辅酶Ⅰ的化学组成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图2[辅酶Ⅰ即NA的结构式]的结构式 class=image>),辅酶Ⅱ的化学组成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
以NAD(和NADP(为辅酶的酶,称为吡啶核苷酸(或烟酰胺核苷酸)连接的脱氢酶。这些酶催化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说来,与NAD(相连的脱氢酶类通常与呼吸过程有关,而与NADP(相连的则与生物合成反应有关。
核黄素 即维生素B2。参与组成两种辅酶,是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们是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FMN和FAD是一系列黄素连接的氧化还原酶或称为黄素蛋白类的辅酶,从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程度来说,也可认为是辅基。这些酶中有的除了FMN或FAD外,还需要一些金属辅助因子,如铁或钼离子等。因此它们被称为金属黄素蛋白。这些酶催化一系列可逆或不可逆的细胞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吡哆醛及其衍生物 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总称为维生素B6(图3[维生素的结构式]的结构式 class=image>)。维生素B6参与形成两种辅酶,即吡哆醛磷酸和吡哆胺磷酸。
需要吡哆醛磷酸或吡哆胺磷酸作为辅酶的酶在氨基酸代谢中特别重要,催化转氨、脱羧以及消旋作用等。
生物素 作为一些酶的辅基而起辅因子作用。它以共价键的形式通过酰胺键和脱辅基酶蛋白的一个专一赖氨酰残基的ε- 氨基相连。ε-N-生物素酰-L-赖氨酸称为生物胞素(biocytin) (图4[生物素作为辅基的形式])。
需要生物素的酶类能催化二氧化碳的参入 (羧化作用)或转移,因而生物素和二氧化碳的固定密切相关。在羧化作用时还需要腺苷三磷酸(ATP)和镁离子的存在,此外生物素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以及转氨基作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泛酸 最初作为酵母的生长因子被分离出来。由于在生物中广泛存在,因而被称为泛酸。泛酸的辅酶形式是辅酶A(CoA或CoASH),是酶促乙酰化作用的辅助因子(图5[辅酶A的结构式]),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是作为酰基的载体或供体,在代谢上尤其是脂肪酸的代谢上甚为重要。
叶酸 由于最早是从菠菜叶中被分离出来,故名。
叶酸的辅酶形式是四氢叶酸(图6[四氢叶酸的结构式]),它作为酶促转移一碳基团(如甲酰基等)的中间载体而在嘌呤类、丝氨酸、甘氨酸和甲基基团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此外,叶酸在核蛋白的生物合成上也是不可缺少的。
维生素 在20年代已经发现给病人吃动物的肝能治疗恶性贫血,说明肝中有一种因子对恶性贫血有效。现在维生素B12已经被分离提纯并且结构也已弄清。维生素B12的结构中有一个咕啉(corrin)环系统,并且含有钴离子及氰基(CN),故又称氰钴胺素。纯净的维生素B12溶液呈红色,这也是一般钴化合物的特征。作为辅酶时,维生素B12中的CN被5’-脱氧腺苷基团所代替,称为辅酶B12。这是一个不稳定的化合物,当有氰化物存在或暴露于光照下即转变为维生素B12。如以5’-脱氧腺苷基代替式中的黑体-CN基,就是辅酶B12的结构式。
辅酶 在几种重要的代谢反应中起作用。在二羧酸的异构作用中,例如在谷氨酸转化为甲基天冬氨酸的酶促反应中,在乙二醇和甘油转化为醛类,生物合成甲基基团以及核苷的合成中需要辅酶B12(图7 [辅酶的结]的结 class=image>[构式])。
其他重要辅酶 除了 B族维生素成员组成了大部分重要的辅酶以外,在生物化学上重要的还有辅酶Q、谷胱苷肽、尿苷二磷酸葡糖(UDPG)、维生素K族等。
辅酶Q(CoQ) 辅酶 Q是生物体内广为分布的一类醌类物质,又称为泛醌。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是生物氧化呼吸链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氢递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辅酶 Q侧链的异戊二烯单位的长度对于不同的生物种可以是不同的。
谷胱甘肽(Glutathion) 谷胱甘肽是一个小分子量的胞内三肽,即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在大多数生物细胞中,谷胱甘肽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一些蛋白质的巯基以维持它们在还原状态。谷胱甘肽还在生物体内产生的过氧化氢还原上起一定作用,但这些都不是辅酶的作用。谷胱甘肽也作为一些酶的辅酶而起作用,例如它是乙二醛酶(Glyoxalase)及顺丁烯二酸单酰乙酰乙酸异构酶(Maleoylacetoacetate isomerase) 的辅酶。谷胱甘肽也是体内甲醛氧化成甲酸反应的辅酶。
尿苷二磷酸葡糖 (UDPG) 是核苷二磷酸糖类的一种,作为辅酶主要是在糖类合成中起作用。其他可作为辅酶的核苷二磷酸糖类有尿苷二磷酸半乳糖(UDPGal)、尿苷二磷酸甘露糖(UDPMan)等,他们在糖类合成代谢中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UDPG 作为半乳糖-4- 表异构酶(Galactose-4-epimerase)的辅酶,在D-半乳糖的代谢中起作用:
D-半乳糖-1-磷酸+UDPG[355-04]
UDPGal+D-葡萄糖-1-磷酸
维生素K族 维生素K族中的某些成员可能在生物体内起某些辅酶作用。如作为辅酶在谷氨酸残基的羧化作用中的功能已获得一些线索。
另外,甲基萘醌类(Menaquinone,即维生素K2类)很可能是某些细菌中使二氢乳清酸转变为乳清酸反应的酶的辅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