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K为什么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

285 2023-09-23 10:54 admin

K为什么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

尿由流经肾单位和集合管的血浆形成。分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肾小球的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浆成分向肾小囊腔滤过。滤过的动力是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滤过的结构基础是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构成。人的滤过膜厚约325纳米(nm),其中内皮细胞和足细胞层各厚约40纳米。内皮细胞上有分布规整的窗孔,孔径50~100纳米,窗孔总面积占毛细血管总面积的5~10%,而肌肉毛细血管窗孔总面积占毛细血管总面积的0.2%,故前者的通透性比后者大100倍或更多。基膜是由水合凝胶组成的微纤维网,网孔隙4~8纳米,伸展性较大。足细胞是有突起的细胞,从胞体伸出初级突起,再由后者伸出次级突起,与相邻足细胞的突起形成指状交叉,突起间的裂隙称裂孔,孔径25纳米,上覆有一层薄膜称裂隙膜,是物质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滤过膜的结构像多层筛,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又构成滤过膜的机械屏障,限制大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唾液蛋白,构成滤过膜的电学屏障,限制带负电荷的物质滤过,这些特性决定了滤过液(又称原尿)的性质,除不含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外,均与血浆相同。有效滤过压及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总滤过面积是决定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每分钟由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约125毫升,肾小球滤过率为每日生成原尿180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囊腔的原尿,在肾单位两端液压差作用下,经肾小管流向集合管,称小管液。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细胞能选择性重吸收小管液的水分和各种物质,其中水分99%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Na+、Cl-、尿素大部分被重吸收,而肌酐则完全不被重吸收。重吸收的机制有两种:一为主动重吸收,依赖管壁细胞代谢活动提供的能量使小管液中的溶质分子逆着浓度差转运至管外的组织液,再回到血循环,如Na+,葡萄糖的重吸收。另一为被动重吸收,小管液中的物质按理化原理,顺着细胞内外的化学电位差、渗透压差和溶质浓度差而转运至管外,经组织液回血循环,如水、Cl-的重吸收。肾小管各段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率不同。葡萄糖全部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Na+的重吸收,65%在近曲小管,10%在远曲小管,其余在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受醛固酮调节。水的重吸收,2/3在近曲小管,1/3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后两者受抗利尿激素调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分泌是指管壁上皮细胞将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如H+、NH+3、K+等转运到管腔中的过程。排泄是指将血中已有的物质如肌酐、NH3摄入体内的药物等,经管壁上皮细胞转运至管腔中的过程。分泌和排泄都是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细胞进行,分泌物和排泄物都进入小管液中,通常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统称分泌,以免与总的排泄概念混淆。原尿的成分除了含血浆蛋白外与血浆基本相同,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经乳头管流出时,其量(1500毫升/日)与成分与原尿大不相同,即形成尿。

简述你所知道的人体组织学屏障及功能

①气血屏障:肺泡腔内的气体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血液携带的气体之间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气-血屏障,由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连续内皮构成。有的部位两层基膜之间没有结缔组织成分,上皮基膜和毛细血管基膜相贴而融合为一层。气-血屏障厚0.2-0.5um。当肺纤维化或肺水肿时,导致气-血屏障加厚,使肺气体交换功能障碍。

②血-胸腺屏障:血-胸腺屏障是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由⑴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内皮间有紧密连接;⑵内皮外完整的基膜;⑶血管周间隙,间隙内可有巨噬细胞、周细胞、组织液等;⑷胸腺上皮细胞基膜;⑸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五层组成使得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抗原物质)很难与胸腺细胞接触,故不引起直接地免疫反应。

③滤过屏障:肾小体类似一个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其内血压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滤过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成为滤过屏障或滤过膜。滤过肾小囊腔的液体称原尿或滤液。原尿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成分与血浆基本相似。滤过膜对血浆成分具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血浆中的水、溶质和小分子物质易通过,而血浆蛋白及其他大分子物质则不易透过,这与滤过物的分子大小、电荷及形状等因素有关。

④血-睾屏障:是生精上皮近腔室的生精细胞和间质小血管的血液之间的屏障结构,由间质毛细血管的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的基膜和相邻支持细胞侧面近基底部间的紧密连接构成。功能是阻止有害物质进入生精上皮,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防止精子抗原物质溢出到生精小管外而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⑤胎盘屏障:胎儿血与母体血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所必须经过的结构称胎盘屏障或胎盘膜。早期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其基膜、薄层绒毛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组成。胎儿发育后期,胎盘膜变薄,只有合体滋养层、共同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三层,物质交换功能较早期增强,更利于胎儿血与母体血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