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约翰・普莱恩写的歌词之一。我喜欢它的朗朗上口,所以在这里分享出来。
很难想象一个木匠,若没有齐全的工具,他将怎样做出精美的家具。
美女不只是“有两把刷子”,她拥有一个化妆箱,里面有口红、睫毛膏、腮红、眉笔、粉底液、BB霜……等等。按照一定的程序,即使是灰姑娘,也足以变女神了。
同样,若是你想写出一篇篇“美文”、“爆款”,有了称手的工具箱,也必然会事半功倍。再说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能打造一个个人工具箱,写起文章来就可避免上蹿下跳、抓耳挠腮、空手套白狼而“裸写”的窘态了。
那么,你的工具箱里都需要盛放哪些工具呢?到底该如何DIY呢?
Ⅰ词汇
初学写作的人,大多会遇到一个问题:脑子里有很多很多想法,可惜就是落实不到纸上。其主要原因就是词汇量太小!
汉语本身就博大精深,意义丰富。它的语言规则非常少,不存在时态的变化。所以,如果你只有一般的词汇量,文章就会显得很平淡。
因此,在我们常用的词汇之基础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持续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可以通过平常的阅读来积累,也可以案头常备一些词典,像《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夹个书签进去,有空翻一翻,或者每天阅读多少条,都是可以的。
几个月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表达能力也随之而提升。
Ⅱ语法
汉语言的语法非常简单。除去基本的词语搭配问题,便是关联词语的使用。这些都比较好理解,大多数人也都明白。再往深说一点,就是一些修辞,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等,也不难掌握,上学时基本都学过。
假如你在这方面实在缺乏,上网百度一下就会知道。
Ⅲ句子
1.句子当中,能用主动语态的,就尽量不用被动语态
为什么呢?相比之下,被动语态会显得无力冗长,还经常拐弯抹角,而用主动语态可以增加话语的主动权,使句子有力量。
例:
第一句:会议将于七点整被举行。
第二句:会议定在七点整。
明显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太多了,因为它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再说一个夸张一点的例子:
第一句:尸体被从厨房搬走,放到了客厅沙发上。
第二句:弗莱迪和玛拉把尸体搬出厨房,摆在客厅沙发上。
为什么非要用尸体做句子的主语呢?他死都死了!
2.少用副词
美国作家史蒂芬・金说:“作家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副词铺成的”。副词,指的是在词组中以什么什么地结尾,用来修饰动词的词。
副词用得多,文风就减弱,特别是在某某人说的前面。还是举个例子比较一下吧,下面是一部小说中出现的一个段落:
“把它放下!”她叫道。
“还给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说。
下面是这段话的改写版:
“把它放下!”她威胁地叫道。
“还给我!”他凄惨地哀求,“那是我的。”
“别傻了,金克尔。”乌特森鄙夷地说。
明显,后面的三句话都比前面三句弱。“别傻了,金克尔。”乌森特鄙夷地说,这是其中最好的一句,它只是套话而已,但另外两句很是滑稽可笑。
Ⅳ段落
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它是文章的骨骼,直接影响了别人是否理解或者喜欢你的文章。
对于一般的文章,通常情况下,一段话的第一句是个概括性的句子,俗称“中心句”,而后面的句子则是解释、描述或者支持性的句子,经过刻意练习,很快就能掌握。
而对于故事或者小说来说,段落几乎是自然形成的。故事的节奏和转折决定了它的起承转合。建议在写作过程中顺其自然就好,回头看见若是觉得不合适,重新修改便是。
在实际的应用中,一个段落有个四、五行就可以,这样的若干个段落连起来,阅读起来会很舒适,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不知不觉中文章就读完了。
而另外一种,也可以一个大段落,有七、八行的样子,而接下来弄个一、二行的小段落,读起来也很美,有一种跌宕起伏的美感。
但是,千万不要连着用好几个超过七、八行的大段落,读起来会蒙圈儿的。
Ⅴ素材库
主要是把平时阅读中觉得有意义的故事和例证分类整理出来。
台湾作家李敖书写得很棒,他有一个秘诀:买的书都是一模一样的两本,一边读,一边剪,把剪下来的地方粘贴到分类的资料夹里,不但有主分类,还有子分类,再往下分还有,分得很细,等书读完,书也就“大卸八块儿”了。但是,一旦他写文章要用到哪方面的素材,很快就能找到。
现在是电子时代,我们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建立资料库,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搜索使用,不但可以保存文字,还可以保存图片和视频,真是太好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平时多积累,李笑来老师说,成功在于坚持,积累要趁早,时间不会亏待你。打造个人写作工具箱,让你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迅速脱颖而出,赶快行动起来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