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蒙古服装头发造型(蒙古服饰发型)

385 2022-12-14 17:13 解初

1. 蒙古服饰发型

满清时期妇女头上的发式,代表不同的状态。

满族女孩年幼时,与男孩发型相同。不论男女,六七岁以前都留 “马盖子头”。头发一寸左右,分扎六簇,形状如笔头,前三后三,俗称 “王八辫儿”。长到超过三寸,则扎前二后一,或前后各一,曳之脑后,俗称“狗拉车”。

七八岁女孩,则留满发,先留后,再留前。十岁左右,等头发长到一尺左右,则分三股编花,拖于脑后,用绳束发根。用的发绳须是红色,发绳长短没有限制。服丧时,用黑绳或白绳。

女子成年待嫁,开始蓄发,或额前留刘海儿,脑后梳单辫儿,或绾两抓髻儿,这叫留头或叫留发。已婚女子开脸上头,开始后绾髻。已婚女子的发式很多,有“知了头”、“两把头”、“水鬓头”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满族发式

团头是民间常见的发式

燕尾清初时普通旗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

辫连子金代时期满族先人梳辫发

旗头清代入关后开始流行的发式

女子发式

团头

“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 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燕尾

清初时的普通旗女和汉族妇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旗头

又称两把头、二把头、把头儿、一字头、叉子头或如意头,是中国清代入关后开始流行的满族女性发型。

二把头是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长扁的发簪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簪子横向插入固定。脑后的余发梳成燕尾形扁髻。紧贴颈部后方的扁髻限制了头部活动和躺卧,但同时也使女子的外观更显文雅庄重。

二把头在清初期只是盘在脑后,且全都使用妇女本身的真发梳成,因此整体造型上较为小且扁矮,但随着时间推移,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也有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的趋势,所以在缠梳的过程中开始参入假发。

清朝晚期,发展出一种名为大拉翅的板型冠状饰物,逐渐取代了二把头。

男子发式

辫连子

金代时期 满族先人梳辫发。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金太宗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辫发。至清代,满族男人发式未变,把前额至脑后的头发剃去一圈,将留下的长发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于脑后。编辫时,在发梢加缀三股线穗,编结发中,为辫梢装饰品,称为“辫连子”,俗称“练子”。随着审美需求的进一步需要,又有了很具装饰意义的“熟(丝)线练子”。如发短者,在辫梢续编三股假发,以增辫子长度。辫根用粗线绳扎上。在辫子当中再编结三股辫穗子缀上,辫穗用黑色。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改剃光头。解放后,仍有极少数满族老人留发,如新宾镇石碑村上堡的满族李××,人称李小辫,一直保留辫发,直至故去。

满族人的这种发式与当时汉族男子的总发绾髻有很大区别。追本溯源,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祖先,终年以渔猎、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粗犷生活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梳妆方式。满族成年男子额前结短辫齐眉,脑后长发围颅盘环,这种发式也是便于山林中骑射。16世纪末叶,满族在关外起兵。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建立了后金政权。连年奋战,一些投降过来的满族部落酋长和抢掠过来的明朝士兵纷纷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为了稳定军心.明显区别明朝降兵和投降界限,主张清兵统一发式,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头前部剃成半个月牙式,只留颅顶后头发,在脑后编结成辫,长长的发辫绕颈下垂。

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其骨殖若无条件带回,发辫必将带回故里,隆重埋葬,俗称“捎小辫”。公元1644年定都北京后,清朝兵民带着这种发式入关。清朝统治政权为了在全国推行满俗,三令五申地强迫全国军民一律剃发易服。强权之下,全国的发式、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民族长期骑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剃发、垂辫以及旗袍、马褂、箭袖等遍及城乡四野。

满族男人的辫子平时垂于脑后背上,辫根辫梢均有头绳系扎。靠出卖力气吃饭的人若嫌干活时拖辫碍事,也可以一轮一轮地盘于头顶。清入关后,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对发式的审美由实用转向装饰。以前适用于游猎骑射牛活的发辫,在确立了统治地位的清朝皇亲国戚的生活中明显地落俗了,于是,在统一章服制度的前提下,大兴修饰发式之风。男子定期剃头,剃掉脑门儿和四周的头发,以露出靛青的前额,俗称“剃圈和”。剃头刀不大,但却锋利无比,据说最快的刀子,吹发可断。头发好者,又黑又密,辫子油光可鉴,拖于脑后,颇为自豪。头发次的或者岁数大、谢顶秃圈儿的,小辫子若一根干油条,背后一垂,大煞风景。于是,产生了专供男人使用的假发:练子,即辫连子。将练子续进短小枯干的真发中。练子是用真头发做的,长二尺三尺不等,越粗越长越黑者,价码越高,反之,价则低。但练子仅可以遮遮丑,要想耀美排场,则只有用熟丝练子。“熟丝练子大辫子”,这在当时是非常讲究和时尚的。

熟线练子是用黑丝线做成的,二三尺长,下边垂三个黑穗子。练子是为了遮丑,不得已而为之。熟丝练子却是主动装扮,欲其美而为之。它们不是因头发稀少时才用,而恰恰用在发好、发黑的青春年少时。熟丝练子用时,分股和头发编在一起,垂在脑后的长辫梢上加缀五色丝线租黑丝穗子,使辫子加粗加长。辫子长者可及腰际或臀部,甚至可达到腿弯处。王公贵族还在辫子上坠以珍珠、宝石或金银坠角为饰,即可以限制辫子的随意摆动,又可以显示豪富和尊贵,是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标志。

身后垂着这么长的一根辫子,虽然看起来很神气,但行动起来却很不方便,常给日常生活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老辈人曾讲过一个笑话:一个穿着团花大袍的很讲究的人正在戏台前看戏,忽然腹中有声,忙去厕所方便,慌忙中忘记收拾起熟丝练子大辫子。舒服罢再进场时,他往哪儿去,哪儿的人便往后撤,并齐刷刷地朝他观望,他以为是人们羡慕他的衣着打扮呢,禁不住四顾自炫。熟丝练子甩到了前面,他才发现辫子上沾了屎!人们哄堂大笑,他却羞得无地自容,仓皇中夺路而逃。

编发作辫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常见的一种发式,诸如: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都是辫发,即都梳辫子,但满族除承袭女真族的梳法,与其相同以外,与契丹、蒙古则又有不同,《大金国志》记载女真族是“金俗好衣白,辫发垂肩,与契丹异。(耳)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珠金饰”。文中“异”所指契丹与女真族同样剃发,但所剃形式有所不同,契丹人发饰或者从头顶制到脑后,只留前额和鬓角的散发;或者只留前额右侧右耳上方一缕头发,散梳,其余全部剃光。而女真族的发饰则是半留半剃,从额角两端即两耳之上引一条直线,直线至前额部分全部剃去,只留颅后头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露在外面。

作为女真人的后裔,满族人继承了女真族旧俗,男于的发饰与女真族完全一样。《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妇人辫发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环,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金代女真人的发式风俗,经历了数百年,被其后人满族所延续下来、满族的男子直接因袭了女真人编发为辫的独特习俗,将头发半剃半留,剃去周围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以彩色丝线系结,再饰以金银珠玉等。

在萨尔浒同明朝的战争中,被努尔哈赤俘虏的朝鲜人李民寏在其所著《建州闻见录》中这样描绘道:“男胡皆拔须剪发,顶后存发,如小指许,编尔垂之左。”努尔哈赤非常重视这一习俗,凡被他攻占之地,男子发式必须划一,不分老少,一律剃发投降,并以此作为一种性利的象征。清朝定都北京之后,仍然如此。强令剃发,在全国引起震荡,不仅明末遗老遗少反对,一般的汉族百姓也难以接受,为此而毙命者不在少数。但终究强令难违,剃发之风最后还是遍及全国,清朝的男子已小分民族、地域,全部剃发垂辫。这种统一的半剃半留鲜的发饰,成了清代男子的发式特征,直到辛亥革命,清朝覆灭。这种发式才告结束。正如当时沈阳地区流传的民谣:“大清朝,改中华,人人都把小辫割(读音:嘎)。”至此,我国男子始剪短发,终于步入了世界男子通行的发式潮流中。

2. 蒙古服饰发型图片大全

  

一从以下方面突出蒙古的元素,结合儿童演员特点:一般给孩子是用的我用的是紫色和绿的,是那种鲜绿色的眼影。记住一定要用湿的那种,光泽很好。很精神。紫色在下边,绿的挑眼角。宝宝霜(郁美净,吸收最快)。隔离,粉底。眼线,口红(大红色)腮红。我用的桔色的。暖暖的色调,比红的水灵的多。红的太傻。亮片。亮粉。高光发胶。小皮筋。卡子。  

二步骤:先画影。紫的打底。绿的挑眼角,画久的你会发现,大拇指远比工具好用的多,又快弧度又自然,不过绿色的时候用工具挑一下,要出尖儿。然后是眼线液。这个地方要用液,不要用笔,孩子用笔的话会很紧张,不停的眨眼不好掌握,而且颜色也不到位。(嫌麻烦这步也可省略。不过真的是让小眼变大的哈)让他们向下看着就行了。一画就好。眼影眼线画好后,在指肚上沾少许亮粉(就是那种亮片片的沫沫)在眼皮上轻按一下,一闪一闪大眼睛闪亮登场。

3. 蒙古服饰发型图片

  金代和元代对汉人的发型的确费了一点心思:   金代进入中原后,开始是禁止汉人留金人的发型,穿戴金人的服饰,目的是为了区别金人与汉人,便于管理和征伐。夺取开封后,北宋灭亡,此时金人开始允许为金朝效力并且获得一定政治地位的汉人留金人发型,穿戴金人服饰,目的是标榜金人的高贵。多次冲击南宋失利后,金朝强迫汉族的士大夫必须着金人服饰,留金人发型,目的是坚定这些汉人的政治立场。金朝末年,受到来自蒙古和南宋的南北夹击,国势衰落,金人不再规定汉人的服饰,而开始鼓励金人留汉人发饰,着汉服,习取汉族生活习惯,准备在无法逃亡时,随时变化成汉族,这一策略没有拯救滞留中原的金人,却给汉人带来灾难,因无法区别汉人和金人,黄河淮河下游地区的人民,遭到了蒙古军、南宋军和山东(指函谷关以东,不是现在山东省)义军的3次屠杀。   蒙古灭南宋后,对全国的人口划分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等级中的绝大部分是汉族人,蒙古规定,汉人和南人不得穿蒙古服饰,不得留蒙古发型,不得对蒙古人有任何反对,即使是遭到劫掠、奸淫,甚至杀戮,也要默默承受,不得有反感,否则杀光周围所有的汉人,同时也禁止蒙古人和色目人穿着汉服,留汉族发型和学习汉语和汉族生活习惯。所以,直到蒙古落败退出中原时,他们的普通人员中,竟然极少有人认识汉字,以至于“八月十五杀鞑子”这样的公开召集令,可以碰着蒙古人的眼珠子而四方传达。

4. 古蒙古发型

明朝前是元朝蒙古人市凸点加小辫子,汉人还是长头发梳起来。

5. 蒙古服饰发型图片女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他梳什么发式?古代少数民族的头发都是自然生长,所以叫“披发”,《淮南子》记载“匈奴之族,纵体施发”,“纵体”就是裸体,“施发”就是披发。蒙元时期,蒙古族男子的发式和 披发略有不同。

宋代孟珙的《蒙鞑备录,风俗》中比较详细的记录了蒙古男子的发式:“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留三搭头”。什么叫“三搭头”,就是头顶左右留两束头发,打成髻下垂,或编成辫垂于耳后,前面有三条头发,不能过眉毛,稍长就要剪掉。

普兰,加尔宾也细致地描述了成吉思汗的发式,头顶上跟僧侣一样,剪掉脑门上的一圈。两耳之间的头发都要剃去三指寛,剃去的这块地方与头顶上剪去的一圈相连,并且前额也同样剪去二指寛,和孟珙记载的一模一样。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成吉思汗画像,都是戴着帽子,前面看一样。

6. 蒙古头发造型

蒙古人的外貌特征:

1、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

2、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

3、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

4、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

5、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

7. 蒙古风发型

姑姑冠是元代蒙古贵族妇女的独特冠制,在中国历代服饰中,这种冠制绝无仅有,当时已婚贵族妇女和宫廷帝后佩戴姑姑冠的风俗,不仅一度引起元代汉地文人的争相记载,甚至也为当时来到元廷的很多传教士和探险家所称奇。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在《东游记》里称这种姑姑冠为“孛哈”。《蒙古史》、《草木子》及《长春真人西游记》等书中都对这种冠的形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因为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比较短的一个朝代,所以即便入住中原后,遗留下来的服饰依然具有蒙古特色,尤其是皇后所戴的姑姑冠,高达两尺,内装木质圆通,外包红色印花布料,因为冠颈特别像鸭鹅所以被称为姑姑冠,戴在头上,简单大方,尽显女子的英气!明显区别于唐宋时期的礼冠。

   通过留存至今的极少姑姑冠实物以及壁画、纸本绘画、缂丝唐卡来看,姑姑冠在有元一代风靡一时,同时仅仅出现在贵族乃至皇族已婚妇女的头顶之上。敦煌元代壁画中,出现了戴着姑姑冠礼佛的女性供养人画面,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着一顶由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征集来姑姑冠,由这些物证均可以窥见当时妇女们的绰约风姿。

   姑姑冠,又叫做固姑冠、罟罟冠等,据袁国藩《元代蒙人之衣着发式》载《元代蒙古文化论丛》记载,是已婚妇女之帽,高约两三尺,以柳枝或粗铁丝,编结为骨,状若竹夫人。姚从吾先生谓“形如鹅鸭”。一般妇女,多以青毡褐皂包之。贵族及富有之家,则以红青缎笼之。饰以彩帛金玉珠宝翠花等,上又有杖一枝,用红青绒为缨,飞动飘逸,信增艳丽。出入幕帐,须低徊,大忌人触。降至末叶,则上下通插雉尾以为饰。然就元代后妃图像而论,似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姑姑冠即已雉尾为饰。大小圆顶帽。有革制,有毛氊或绸缎所制。其小者,仅可覆额,尤小者,仅可覆顶,均以带系之项下。帽顶饰以朱缨,帽前綴以银饰,男女皆用之。

   至于妇女之发式,蒙古族贵妇,于帐幕家居生活之图像之发型而论,……盖其发散垂前额,发在额眉之间。既未结两辫垂于胸前若綀椎,且因其发甚高,约于面部之高长相若。似總发于顶,使之增高,散覆于下,剪其前额之发,中分于额眉之际。唯此像所示之发式,究为家居,解其发辫,使之散垂?抑或别示其发式?或如多桑所谓之“女子有高髻”?则颇难确定。至于少女之发式,则发长、缳首结发辫十数。待嫁时,始结为二辫,分垂左右。泊乎晚年,则少女亦有缳发为双结,若汉人之少女然。

   内蒙古博物院藏的这件实物,冠形如圆柱,顶部长方,以木条作框架,用桦树皮围合缝制而成,下为圆筒形,上为“Y”形,外包饰红色或者褐色印花棉。有记载姑姑冠的一般形制为高二尺左右,以竹木为骨,外糊纸或皮,通常以红娟金帛为饰,里面包着贵重的丝织物,点缀着各种珠宝,冠顶并插一杆修长的羽毛,或饰以采帛的柳枝、铁杆等。遗憾时间略久,这件实物外围的丝织物已严重朽坏,只留下一些零落的小型玉雕件。

   柏林国家图书馆藏14世纪伊利可汗时期水彩纸本画上,清晰地绘制出了史料记载的姑姑冠样貌,只是男子的檐帽上饰有羽毛而女子的姑姑冠上并未见到羽毛,但反观元代帝后图之仁宗帝后肖像图上,华丽的姑姑冠上却插着一只五彩羽毛。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大威德金刚缂丝唐卡右下角的两位跪坐女供养人虽有些漫漶不清,但同周围丝织物比较发现,其头顶似乎也插着直立的羽毛。关于姑姑冠上是否装饰羽毛,学界目前似乎尚未得出定论,我们可从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盘中蒙古贵族形象看到,到明代时,姑姑冠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妇女的头上仍旧装饰羽毛,因此,姑姑冠上羽毛的出现或可依据时间、地域区别开来。

   关于佩戴姑姑冠的轶事,史料中有丰富记载,比如,元代贵族妇女因佩戴姑姑冠出入毡帐需俯身低首,且忌讳他人触摸自己头顶上的姑姑冠等等,但由于姑姑冠的制作材料如柳木、竹木、织锦、彩帛等易腐朽,因而保存极其困难,这些因素或可对姑姑冠的收藏造成一定的困难,再者当时只有蒙古皇室和贵族妇女可以佩戴姑姑冠,因此姑姑冠的数量本就是极其稀少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姑姑冠反映了元代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和风尚,也造就了一种无可争辩的,不为实用的“时尚”。

8. 蒙古族服饰头饰

元代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它是一个庞大的多种族复合国。多宗教和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服饰文化。元朝女子以袍服为主

元代妇女服装分贵族和平民两种衣。贵族多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材料多为貂鼠皮和羊皮。多为宽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灯笼,袖口窄小,袖身宽肥。这种袍式肩部装饰十分华美。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云锦、茸类及毛毡织物,颜色多为红色。

元代汉族妇女穿的衣服也是长袍。只是叫法不一样,北方称“团衫”,南方称“大衣”

元代蒙古族女子时兴戴一种很有特色的古古冠,这种冠是用桦树皮或竹子、铁丝之类的材料作骨架从头顶伸出一个高近1米的柱子,柱子顶端扩大成平顶帽形,然后加饰翠华、珍珠,地位高的还在冠顶插野鸡毛使之飞舞飘动,很有生气。

与古古冠相配的是长袍,蒙古贵族妇女的袍子宽松肥大,袖身很大但袖口收窄,衣长拖地,走路时要有两个女奴扶拽才能前行。

元代还有一种常见的女装是上衣下裙,即上身穿着比较短的服装,如襦或袄;下身穿着长裙,如唐裙、湘裙等。

9. 蒙古服饰发型女

这个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习性有关。把头发剃掉一部分,编成辫子,有利于马上骑射。

元时蒙古族发式,自宋元时与其他北方少数游牧民族有相类似之处,皆被发。官则“或辫,或打纱练椎,庶民则椎髻”。所说的“椎髻”,即剃去其顶成三搭头,前头为马鬃式,左右缯辫,为之练垂式,或曰练椎或椎髻,蒙语为“失必勒格尔”。也有独拖一辫者。

10. 古蒙古人发型

代女子服饰介绍,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那么元代女子服饰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元代女子服饰也包括蒙古妇女和当族妇女的服饰。汉族妇女仍保持宋代的服制,上衣有比较瘦俏的背子,衫襦,云肩等,下穿多褶裙,头上一般梳顶心簪。后来受蒙古族妇女服饰的影响,穿一种黑褐色粗布或绢做的左衽、窄袖、腰束大带的长袍的人渐渐多起来。另外,这一时期在妇女中还流行各种单,夹棉的对襟衣和半袖袄,这是与唐宋时期的服饰不相同的,而蒙古族妇女的服饰就带有她们本民族的特点了。蒙古族妇女以袍为礼服。蒙古妇女穿的袍式宽大而长,右袄交领。袖子大但在袖口处较窄,相当于现在的蝙蝠衫的形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