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宣布,2022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超过20000名的高校毕业生,其中京东物流招聘超过1万名高校毕业生,作为基层管理人才进行储备培养。同时在过去的30年中,京东已经累计开放岗位358个,提供了近40000个就业机会。
这个消息在一个又一个裁员的新闻中成为“逆流者”,给原本萧瑟不景气的求职市场带来了几丝亮色和希望!
如果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至少还可以去京东做快递员,不是吗?而且,京东的管理升职渠道很完善,又是圈内数一数二的大公司,肯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的!
不过,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大厂岗位分工更精细,可能只适合培养单一的专精人才,不适合毕业生的全方位学习。
对于从没有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毕业生来说,与其去分工严明的大厂,没有机会对工作有全方面的接触,还不如去正在起步阶段的小厂。
虽然创业型企业活儿又多又乱,一个人需要变身八爪鱼担纲多种角色,但是锻炼的机会多,指不定就能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呢?
其实,这也是困扰很多毕业生的“百年难题”——第一份工作应该选择大厂还是小厂?
探讨这个问题的人很多,给出的答案也论据充分。不过,无论去哪里,大家都提出以这3条为基准寻找第一份工作!
1、 确定职业规划,有目标才有方向
不管你选择什么公司,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确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搞明白到底是自己给公司打工,还是让公司给自己打工?
基于这个前提,面对求职的公司就能清楚地分析出自己加入其中能获得个人资源还是职业经验!
大企业能够带来优质的行业动态、大型的项目经验、丰富的人脉力量等外界可望不可及的资源。只不过资源多,能人也多,升职加薪只能靠着熬资历。
而处于发展期的小企业则提供更多综合能力的锻炼机会,让新员工很快独当一面。也许团队的话语权能够很快掌握,但是行业资源方面就逊色很多。
职场规划不同,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说,好工作的定义也不同。
2、做出价值最大化的行业选择
来自领英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调研报告显示:80 后的第一份工作首选行业分别是:互联网 9.7%,高科技 8.3%,电子芯片 6.1%;到了 90 后,互联网就一家独大了(17.7%),紧随其后的金融 8.2%,高科技 6.1%,加在一起都没有互联网行业多。
这几年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证明:没有正确的行业,只有适合的行业。
其实无论是选择大厂还是小厂,最主要的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匹配上自己的野心!
3、谨慎选择公司,做最优选择
关于职场的第一份工作,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能去大厂不去小厂!
大厂规章制度和体系流程都已经完善,能够帮助刚踏入职场的毕业生有个很好的工作基础。
同时,大厂的工作经历能够帮助积累更好的资源,既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见识,又方便日后的跳槽。
所以,第一份工作,有机会的话还是去大公司吧,在那里将会获得终身受益的财富。
瑞幸咖啡风波过后,中国咖啡该何去何从?
既来之,则安之
瑞幸咖啡事件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中国的咖啡行业发展应该何去何从?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不应只局限于咖啡行业本身,而应当回到我们的历史文化脉络中去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在中国的文化中,大家都喜欢关注成功者,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而这种思维方式也深刻地植根在我们的商业思维中,大家都会去关注最为光鲜亮丽的,甚至是我们的媒体和有关部门都会去关注这些方面。这种急功近利的思维就会导致中国的创业者会采取见效最快的模式进行创业,而最快的往往是模仿已有的商业模式,将之迁移到中国。孙正义曾提出的所谓“时光机理论”,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将发达和成熟经济体中的某一模式迁移到相对落后的经济体中,就可以产生所谓的“迁移价值”。而瑞幸咖啡的兴起,无疑是这种思维的某种体现。从表面上来看,中国与那些咖啡行业蓬勃发展的国家有很多共同点:人口多、经济迅速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等等,那么按照“时光机”的理论,将这种模式迁移到中国,必然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但是在表面上的相似性背后,实际上有大量的因素没有被考虑在内。中国咖啡行业的实践已经表明,即使在未来咖啡有可能在中国具有巨大市场,目前对于咖啡的需求仍然是相当局限的,真正对于咖啡产生依赖的只有一二线城市中的部分白领,且不说中老年人,即使是年轻人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对于咖啡没有消费习惯,他们可能更愿意消费奶茶等其他饮品。因此简单认为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并进行商业模式的迁移,是非常欠考虑的。在这种情况下,瑞幸通过营销和大量补贴狂飙突进式的扩张,这种策略并不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实际情况,因而也必然不能长久。
那么中国的咖啡应该怎样去做呢?首先,咖啡作为舶来品,其头部资源一定是星巴克、Costa等国外引进的快消咖啡品牌,基于这种判断,将咖啡做大与之抗衡,可能是并不现实的。因此中国的咖啡首先应该定位为“小而美”,将目标投向二三四线城市,进行本地化,并且需要控制企业的规模。其次,这种小型的、非盈利的咖啡品牌,想要进行盈利就需要在咖啡之外搭配上其他东西,比如餐食、奶茶等等,在这一点上,瑞幸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这也许是在中国可行的。其三,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目前很多咖啡品牌希望能够将咖啡店营造成一种公共空间,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比如去衡量城市中是否有足够多有需求的人群、去衡量租金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如果经过成本核算,这种公共空间的模式不能够持续的话,就不应该强求,而应该像瑞幸学习,采取只做外卖,不占空间的做法。这几点可能是中国咖啡行业发展的血的教训,也是必经之路。
最后,我想正如刚开始所说的,这一问题并不局限在咖啡行业内部,此次瑞幸事件也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契机,让我们去意识到,许多在发达国家成熟的行业模式,在中国未必适用,作为创业者也要更加有定力、有远见,更为深刻的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特点,不做急功近利的选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