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浙江从过去的“省直管县”发展模式转变

397 2022-06-18 11:14 贺固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基层行政体制的一次改革,率先在辽宁省推行了地级市代管县市的试点。然后这项制度在全国推开。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浙江的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地级市截留县市的财政,引发了很多争议,所以为了保障县域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政府推动强县扩权,省直管县。从实际结果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并没有改变这种思路。只是开始进一步强化从上世纪末就提出的三大核心城市建设。也就是杭州宁波和温州。但这种思路,在事实上最后沦为了强化省会杭州。

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与周边地区进行经济整合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宁波和其他四大计划单列市相比,发展不温不火。但和省内杭州相比差距日益增加。和同属长三角的两大经济强市,江苏的苏州和无锡相比也是如此。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浙江省政府提出的把宁波打造成浙东地区经济中心的目标实际上是落空了。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但是在港口和航运建设当中,又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其实受到上海的掣肘。只能充当上海的副港口。这对于宁波长期的经济发展自然是不利的。在产业升级的时候,宁波距离上海又比较远,虽然现在开通了跨海大桥,但是通行成本较高,所以就使得产业升级的溢出效应也比较小。宁波的产业升级乏力,导致近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

温州从本世纪初开始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并没有起到带动发展的作用。其经济水准与相邻地区的台州金华相比也不具备显著优势,浙南经济中心的建设实际上是失败的。温州的私营经济一直具有小散乱的特点。一方面,这体现了私营经济的灵活性,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私营经济相对的落后。温州私营经济长期以来升级动力不足,发展缓慢,导致大量资本,没有在实体产业当中,而是前往投机领域。浙江省政府曾经试图通过在某些领域给予温州特权的方式,来触动温州的发展,比如在金融领域给予一些特殊的优惠,但由于这个层面的决策由中央政府授权,最后没有成功。

只有省会杭州,凭借着阿里巴巴带来的溢出效应,加上浙江省政府的资源堆积,在二线城市的竞争当中取得优势。可以说是二线城市当中,实力最为接近一线的之一。

在强化三大城市的发展战略下,其实牺牲了其他地级市的发展。嘉兴和湖州,有比较好的地理条件,但是在浙江省政府的发展战略下,未能及早的与上海进行产业对接,经济成长受到限制。绍兴原本是浙江的经济强市,但是在强化省会杭州的发展战略下,绍兴的发展受到抑制,近些年状况不佳。当然这也有自身的原因,绍兴的主导产业纺织业近年来一直发展不佳,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不完全是地域性因素导致的。台州和金华尤其是其下辖的义乌,是浙南地区两大经济重镇。但是由于行政资源主要投向温州,这两个地方得到的行政资源扶持不足。

所以,总的来看,浙江很多地级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是由于县域经济过于强大导致的。也不是做大强县的这样一个经济政策导致的。根本上看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政策因素,比如强化三大中心城市,抑制了周边地级市发展。而期望中的以核心带动周边的发展,并没有出现。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产业升级乏力。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是浙江一家的问题。杭州之所以表现突出,是因为它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两座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升级的城市,另外一个是深圳。这个问题,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方案,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没有能够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杭州和深圳是凭借着优质企业,实现了产业升级。杭州依托的是阿里巴巴,深圳依托的是腾讯和华为等一批优质企业。相对来说深圳的产业升级做得更好一些。培育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特殊企业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过程。有一定的偶然性。很现实的说,除了广种博收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然回过来说,浙江除杭州以外的大部分城市在最近二三十年的发展也是非常优秀的。只是杭州过于优秀,反而衬托的相对落后了。至于顶级城市之间的竞争,杭州的表现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指望宁波和温州能够达到杭州一样的水准,太不现实。

准确的说,浙江不是从省管县的发展模式变成了地级市发展模式,而是从原来的县域经济开始转变成都市区经济,也就是以地级市为主的区域经济,说白了,就是让县级拱卫市级,做大地级。

就目前,国内的主要舆论主要有几大类

第一是一些人主张在全国内撤销地级,全部实行省管县,取消地级政府,减少一级行政区划,但是这个说法是最空洞的,也是最不现实的,中国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有的就是地区政府,也就是地级政府,后来逐步增加的是省级,所以地区政府的文化根深蒂固,而且一个省有五十个以前的县级单位,省政府根本管不过来,所以浙江省也不可能真正撤销地级

第二,浙江与江苏同为上海的两侧,经济发展在进入21世纪以后,差距逐渐拉大,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浙江的省管县体制遇到了瓶颈(当然主要原因是两省的平原面积不一样),因为省管县,县级财政上交省级,市级没有权利扣留县级的财政,没有财政权,市级政府就基本上无权插手地方的规划事物了,造成市县竞争严重,甚至互相掣肘,市级政府变成了市辖区政府,而不是地区政府

第三,就是很明显的民间说法,比如金华和义乌,民间一直流传着金华市政府就是靠着义乌才勉强度日,而事实上,义乌从来没有向金华交过财政收入,金华的市级机关都由两区税收供养,而且从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来看,义乌的GDP增速仅仅为1.8%,下滑严重,应该说,这很有可能是11+1模式的失败,从义乌小商品城享誉世界的那一天起,义乌政府就没有停止过对金华市政府的斗争,想从县级升级为地级,不想受制于金华,而事实上,义乌斗争的这些年,恰恰是网商崛起的这些年,义乌领导没有进行转型,导致近年来增速下滑幅度较大,所以说,高低不清,地区政府无力统辖县级政府,不单单是金华,隔壁,作为台州2000多年府治的临海于台州也是如此,诸暨于绍兴,没有撤区之前的萧山于杭州,应该说除了市本级本来就很强大的宁波以外,浙江的所有地级都有类似问题

近年来省政府提出打造四大都市区,其实就是针对问题提出的,但是权利下放还是不够明显,比如同为四大都市区,虽然金华不如另外三位很多,但是既然入选了,在杭州对临安撤区,温州洞头撤区,宁波奉化撤区以后,金华的撤县设区工作却迟迟没有进展,义乌作为国家改革的试点城市,有太多的国家级试点,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就近对兰溪撤区,虽然兰溪财政负荷较大,但是我相信作为文化相近的金兰,在区域统筹之后,还是有希望进步的,不然死追着义乌不放,浪费了机会,只有撤县设区,才是做大做强地级的唯一途径,其他的都是空的

而放眼江苏,苏锡常光芒万丈,南京南通也有相当强大的经济实力,比起来,浙江的杭嘉湖就欠缺了很多,所以浙江省委省政府才及时调整了步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