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文物复制品售价近万元,体现了在当下兴起的“文物热”。随着我国国家的发展,政府提倡文化复兴,社会上也涌现出传统文化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学习并了解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喜欢以前的老物件,再加上鉴宝,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一批文物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所以带动了文物的发展。
十一黄金周期间,湖北省博物馆搞了一个“典藏陶瓷复刻作品展”,镇馆之宝之一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复刻品亮相展览,市场售价万元以上,吸引不少游客市民驻足询价。不知道这个复刻作品展最终成交的有多少,但湖北省博物馆的这一做法,起码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我认为,复刻文物的过程,也是加深对文物制作技术与工艺了解的过程,对博物馆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而博物馆敢于大张旗鼓的拿出来办展,并且标价万元以上,证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信心的。
复刻的文物是否叫好又叫座,能不能掀起新国潮的消费热,这可能有一个市场接受的过程,起码我是乐见其成的。
如何看待国产剧角色落魄时仍然指甲干净、妆容精致?
好剧究竟需要哪些条件?
或许是优良的剧本、或许是合适的演员,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需要诚意的关键要素——细节。
拿一部非常成功的美剧《权力的游戏》举例:
剧中某个出场两分钟的小角色背后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家族历史,每一件戏服上的刺绣都精美绝伦的,并带有自己家族的鲜明特色。
拿小玫瑰举例,在玫瑰家的全盛时期,所有衣服都采用大量金线玫瑰的元素,(可参考下图中小玫瑰腰间的玫瑰)并运用鲜明活泼的色彩,小玫瑰开放张扬的礼服也暗示出了她想要向上爬的野心。
再说说瑟曦,她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荒芜的北境,雍容华丽的礼裙不仅能显示出自身的高贵,还带着一定对北境人民的不屑。
在之后的剧情中,配饰也以夸张的金饰为主,还时不时和乔弗里穿穿相同的元素,这时的她有着对变态儿子的妥协和追随。
但随着家族势力的变动和悲惨的人生经历,瑟曦的服装开始以黑色为主,这也正是瑟曦从“王后”到“女王”的内心改变。
最后一次瑟曦穿上鲜嫩的粉色裙子是在迎接女儿回来的时候,弥赛拉是她内心最后的温暖和希望,但她等来的,却是女儿冰冷的尸体。
在这之后,瑟曦彻底黑化,只穿深色的衣服,并加入了大量硬派军人风格的元素。
仅仅是戏服都能有这么大的名堂,可见权游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它包括了优秀的剧本,精湛的选角,丰厚的故事背景,以及对细节近乎完美的追求。
我们在惊叹权游的同时,也会将它和国内的热门剧集进行对比,中国并不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我们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文化底蕴。
但在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能够对细节精益求精,并可以代表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却少之又少。
相反,电视上更多的是被大量的小鲜肉“霸屏”尴尬演技。所以题主所说的落魄时依然指甲干净、妆容精致便是剧组极大程度上对细节的忽略。
没有比较没有伤害。
前段时间重新看了一次《白面包青天》,张敏在里面演那个孕妇,被打的血肉模糊,口吐鲜血,到被官兵拖着走的那场戏,能看得出真是丝毫不顾自己的颜值,张敏是绝对的那时候的大牌,可是你看电影时,却完全忘了这是张敏,只是一个被诬陷的无辜女人,演技?颜值?奉献?
不谈这些,当时的付出的结果就是,多少年过去了,即使她不再美丽,她曾经创造的角色,依旧有魅力。
截了几张图,
就算没有声音,没有剧情,各位也能从这十几秒的情绪表现中,看出一个被冤枉的妇人的绝望,不甘,再到对她唯一能伤害以发泄自己怨气的人无休止的发泄,再到被拖走的疯狂。
说到这里,我就想指着安吉拉逼逼们的脸问一句,你们除了脸,能不能让大夫帮你们整点心?!
哎,明星粉丝得罪不起,不说了。
作者系纵横文学《众神聊斋》作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