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哪一个我都不喜欢。
我更欣赏韩寒。
第一次认识韩寒,还得追溯到我的少年时代。
那个时候,他的《三重门》正火热着呢,班里的同学几乎都在看,连老师也拜读,老师甚至和我们开玩笑说:
你看,韩寒是不是和周星驰很像。
弹指一挥间,韩寒在我的记忆中,也基本慢慢褪去。
但长大后,偶然发现一件事:
那是一个叫《对话》的访谈节目,请来了两个专家和若干看起来很有知识的观众,而对话的对象就是韩寒。
令我大感震惊的是,当时的韩寒只有18岁。
更震惊的是,所谓专家和观众,都在以一种近乎针对的方式来对待韩寒。
比如这一位女士,表达讨论话题的重要性,却非要先强调她对韩寒这个人的态度:
并不是去关注韩寒这个人,如果作为他一个个体的话,他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他的任何事件不会对我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主持人也说:
韩寒他不仅仅是韩寒,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了。
那么请问,把一个个人上升为一种现象,对不对?再请问,讨论现象,有必要一直围绕着韩寒吗?
节目当中,近乎偏执地针对他。
又是那位女士,她说:
我觉得韩寒现在是这样的,他可能是土鸡变凤凰。
可谓声声刺耳。
但凡有点素质的人,绝不会对一个人评价至此。
韩寒刚一入场,就自嘲道:
我土鸡。
接下来,主持人的问话,彻底把对话变成毫无尊重毫无沟通可言了。
她说头发长是叛逆的表现之一,而韩寒为了叛逆,是不是才留的长头发?
韩寒可能两年之后就换掉了。
更愚蠢的。
节目进行到一半,还是那位女士。
居然以接触生活的长短为依据,去评价不同的两位作者。
韩寒反问她:
那你又怎么知道我的生活积淀,不如他的深厚呢?
那位女士回答:
因为你的年龄没有他大。哈哈!当时是瞬间笑喷。
那是怎样的一群大人,他们自以为是,把愚蠢当成聪慧,一副高高在上,又清醒的模样来对待一个仅仅18岁的少年。
一面是狂妄的、近乎歇斯底里的,一面是淡定的、却又无可奈何的。
那一刻,觉得韩寒是真正的思想者,他能写出《三重门》不是意外,因为18岁的少年在这冠冕堂皇的节目中,是真实的,是稳重的。
就是在这种质疑声中,韩寒的名气越来越大。
十分佩服他的勇气和才华,在那样一个被针对的环境里,依然万马奔腾,在写作的事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他又在努力当好导演,以拍摄出好电影来要求自己。
我们作为普通观众,见证了他的诺言。
当年只是当年,那些韩寒被针对的画面,此刻看来,就是一出闹剧。时间终将证明谁是值得敬佩的人,谁是穿着皇帝新衣的小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