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各国刻板印象
作为00后的大军一员,我不代表任何群体,不代表任何人,仅仅代表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
听过一句话“00后也许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她们不一定是好孩子,但一定是一个好家长”。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会不屑一顾,觉得这句话就是在放屁。
很多人说00后都是独生子女,承受能力差,动不动就抑郁症,实在太矫情。
因为在60、70、80看来,00后的生活根本不艰难,他们认为00后没吃过什么苦,根本不配得抑郁症。
于是质问00后,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年轻化,说明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得反思。
我就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并且获得了广大认同,在抖音有100多万赞。我就顺着这个瓜藤摸下去。
希望能给每一位正在努力的00后一点力量。
2. 各国文化的刻板印象例子
香奈儿三八节广告翻车
三八妇女节当天,演员辛芷蕾在微博发布了一条香奈儿香水广告,并配了句经典香奈儿文案:“不会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句流传多年的文案,曾被无数喜爱香奈儿香水的女性奉为时尚“圣经”,却在如今引来了大量争议,成为网友们口中 “品牌对女性有偏见”的证据。
3. 欧洲各国的刻板印象
有一个普遍的误解是,所有的非洲人都住在由泥土和粪便组成的草棚里。的确,泥屋是非洲大陆农村地区最常见的住房形式之一,但是许多非洲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增长,这导致砖砌房屋、清洁的自来水、互联网连接和电力以及世界上一些最好城市的居民可以获得的其他基本必需品的城市出现了巨大增长。大多数非洲城市的天际线都不乏建筑设计精美的摩天大楼,这些摩天大楼已经成为他们祖国的骄傲。
4. 对各个国家的刻板印象
本人自幼生长在农村,19岁离乡入城至今。因为经常回乡走亲访友,对农民的印象已不刻板,而是处于动态之中。
数十年前的农民因农村一大二公,绝大多数农民家境贫困。衣食无着落,用钱无来源,住房很简陋。为挣工分养家糊口,面朝黄土背朝天,多数人灰头土脸。
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劳动热热高涨。袋有钱,粮满仓,衣着整,住新房。为自己耕作,机械化收种,呈现现代农民精神风貌。
土地流转后,农业商品化,农民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农民在新的领域创业增收,农民花钱更大方,吃穿用与城市人差別在缩少,“三农”前途光明。
5. 欧洲各国刻板印象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
比如,人们一般认为工人豪爽,农民质朴,军人雷厉风行,知识分子文质彬彬,商人较为精明,诸如此类都是类化的看法,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刻板、固定印象。
此外,性别、年龄等因素,亦可成为刻板效应对人分类的标准。例如,按年龄归类,认为年轻人上进心强,敢说敢干,而老年人则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按性别归类,认为男人总是独立性强,竞争心强,自信和有抱负,而女性则是依赖性强,起居洁净,讲究容貌,细心软弱。
由于刻板效应的作用,人们在认知某人时,会先将他的一些特别的特征归属为某类成员,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的身上,再以此为依据去认知他。造成这种偏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有其认识方面的根源。由于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就作出概括,往往会形成不符合这一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印象。而依据这种印象去评价与判断人时,又不考虑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偏见了。
刻板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由于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故它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判断,增强人们在沟通中的适应性。它也容易阻碍人们对于某类成员新特性的认识,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用这种定型去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6. 国际上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词自1922年提出以来,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从最初的概念出发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刻板印象的特点和作用。刻板印象是对一个社会群体的一种普遍的、固定的观念和看法。它不一定有事实依据,也不考虑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它只是人们心中存在的一种固定的观点,却能对人们的感知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它可以简化社会认知活动,使人们更容易、更快地理解事物的作用 。但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认知不准确。尤其是负面的刻板印象,除了上述缺点外,也会给刻板印象对象带来其他一些负面影响。
博尔达洛认为,它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环境或周围人的影响,对某些人或事有固定的看法。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其他学者认为,这不是基于直接经验、事实或个人差异。这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固定观点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刻板印象威胁”一词:一些文化对某些群体有负面刻板印象。如:美国的种族歧视和中国的地域歧视。在某些情况下,群体成员担心其他人会用这个概念来评判和对待他,他们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证实这种刻板印象的威胁 。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Stigmatiser(如艾滋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等)一旦获得一定的“特殊”待遇,就会受到社会上的许多偏见、歧视和不公正,从而对其心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多的是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的。这些研究证实了我们社会和文化中存在的各种刻板印象,如性别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地域刻板印象、外表刻板印象、社会经济地位刻板印象、民族刻板印象等等。
7. 其他国家的刻板印象
亲身经历,外国人对中国人最大的固有印象,就是中国人什么都吃!#小众宝藏旅行地#
和新认识的伊拉克朋友去吃饭,他点了一份沙拉,我问他沙拉里是什么肉,他说鸡肉,我们只能吃少数一些肉,中国人正好相反。他又补充说,中国人吃昆虫和鸟类。
关键是,他用陈述的句式来表述的,并不是用疑问句来问我,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可见某些国际媒体的宣传下,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这种刻板印象有多深。
这种情况我之前在其他国家也遇到过。每次我都会尽力向外国朋友解释,中国大部分人不是什么动物肉都吃,我从来没吃过昆虫和鸟类,我身边的家人们也从来不吃这些。
图为在巴格达一家能看到城市全景的餐厅里,吃到了一顿可口的炒面。餐厅氛围不错,过生日的小姐姐很漂亮
8. 每个国家的刻板印象
1如何打破老外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不需要打破,我们不必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去改变自己。
2老外对亚洲人的印象是刻板,意思就是亚洲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严肃认真,缺乏幽默感。这是亚洲人从古至今,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从小到大的行为准则,严肃认真就是负责心,我们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我们自己做主喜欢,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3一个文明在乎另一个文明的看法,去改变迎合另一个文明,那还是你自己的文明了吗,人要有骨气!!!
9. 对一个国家的刻板印象
地域歧视与种族歧视不同,地域歧视是一个的"区别对待",与人种没有任何关联。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地域歧视是"社会刻板印象"的一种体现。地域歧视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结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