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让懒人改变?

140 2023-02-08 10:17 封华

曾经有人提出观点,说是懒人改变了这个世界。

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尔·盖茨懒的读书,就退学了,又懒的记那些复杂的dos命令,就发明了界面操作系统。

比如麦当劳。他的老板懒的学法国大餐的精美,弄两片面包夹块牛肉就卖,结果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个M的标志。

还有更聪明的懒人:懒的爬楼,就发明了电梯;

懒的走路,就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

懒的出去听音乐会,于是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

感觉说的挺有道理,但这里说的“懒”不是傻懒,是要发挥聪明才智来“变懒”,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做出贡献,才算懒的有意义。

准东采油厂也有一群“懒人”,他们聚在一起,还真“懒”出了风格。

“精彩准东”:从“懒人协会”到采油战线“特种兵”

——记准东采油厂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

有这样一个工作室,自成立至今,解决现场疑难问题17项,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达10余万元。

工作室成员总计撰写论文26篇,获得省部级成果2项、油田公司级成果5项、采油厂级成果13项、专利成果5项。

这个工作室,就是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我们就是要成为采油行业大军中的特种兵!”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负责人魏昌建的这句话,正是工作室成员的共同信念。

2013年,新疆油田公司成立了采油技能大师工作室,采油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魏昌建是工作室的领头羊。工作室拥有集团公司级采油技能专家10名,企业级采油技能专家35名,虽然平均年龄仅40出头,但却均有20年以上从事采油工作的经历。

这样一群采油战线的普通采油工,是如何成为响当当的技术能手,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呢?

“懒人协会”干了件大事

共同讨论攻关技术难题

“追根溯源,这个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的前身,其实是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的采油兴趣小组,成员们私下里称为‘懒人协会’。”

魏昌建说,自称“懒人”,是因为他们喜欢研究如何在工作中达到省时、省力、安全又优质高效的工作效果。

“其实,‘懒人协会’是2000年我们几个同事在一起喝酒聊天时自发成立的。”魏昌建回忆,在那次聚会上,当提及采油站的技术创新时,有人感叹,其实大家平常在工作中也有一些小发明、小改革,但苦于缺乏科技论文写作经验,不能有效地组织和总结,没有提高就更谈不上推广。

如果能成立一个小组,让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成果还能推广就好了。“懒人协会”由此诞生。

大家制定了活动规则:一是适时活动,无故不参加活动两个月者视为自动退出,二是尽力完成小组的任务,在一个活动期内无故不完成任务的成员也视为自动退出。

组长魏昌建,1989年毕业于宁夏石油技校,小组成立之初,他是小组8名员工中唯一拥有大专学历的成员。

“懒人协会”成立以后第一个“小发明”就是在抽油机驴头连杆上贴反光膜。魏昌建说,之所以要在抽油机上贴反光膜,是为了便于巡井工在夜间巡井时少跑冤枉路。

“并不是每一口井都要走到跟前去记录数据,除了重点井以外,一些井我们只要知道抽油机在正常运行就可以了,夜间巡井,我们需要走到跟前才能看见,贴了反光膜,远远地车灯一照,抽油机是否正常运转就一目了然了。”魏昌建说。

贴了反光膜后,果然事半功倍,让采油工们少跑了冤枉路,提高了工作效率。采油一队的领导了解到了这件事,找到了魏昌建,“魏师傅,‘懒人协会’这种肯动脑子干工作的精神我们要提倡,可是巡井就是为了了解生产现场的情况,贴反光膜这件事不能推广,如果你们有更好的发明,我们一定支持。”

虽然“懒”没有偷成,但是有了领导的肯定,这群“懒人们”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从兴趣到责任的蜕变

技能专家工作室召开月度例会

魏昌建说,兴趣小组成员们的第一个小发明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小组每一名成员的出发点是把自己的工作干好。

每逢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兴趣小组成员反而非常兴奋,“工艺上的一点小进步,也许就会带来大效益。”成员们都这样表示,灵感就在这样的碰撞中产生了。

组长魏昌建作为小组学历最高、能力最强的成员,付出也最大。小组成立之初,没有一个成员能独立完成一篇成果论文。

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他要求每位成员每年必须完成一篇科技论文。他召集大家一起学习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各自论文中的不足进行修改和补充,使大家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

几年来,他们通过小组成员担当员工培训的教练,组织员工学习各类采油新技术和新工艺、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用方法,使小组的综合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采油兴趣小组”致力于科技创新,为了解决由于油井热洗后造成井口上升发生断裂事故的难题,经过多年的实验,设计定型了新式井口热补偿器,目前已在准东采油厂235口油井上推广应用,从而完全杜绝了作业区油井热洗后井口断裂事故。

为了彻底改善井口取样的弊端,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采用计量间室内取样的设想,经过近三年的系统实验,20000多个资料数据的录取、分析,设计了室内取样装置。

针对井口加热器的功率过高,安全隐患大的缺点,设计了油水井井口防爆加热保温盒,不但安全可靠,还一举将油田保温用电量降低了80%,目前该产品已在作业区全面推广应用,还被兄弟单位借鉴采纳并推广应用。

为了解决目前操作工人在调节光杆时易发生光杆卡子伤人事故的难题,他们从积极预防和主动出击两方面入手,切合实际情况,设计并制作了“便携式光杆防砸器”和“多段式光杆调节器”,使用效果很好,深受现场工人的青睐,保证了操作安全。

截至2011年,采油兴趣小组的成员共完成各类科技课题50余项,撰写科技论文成果70余篇,小组因此获得“自治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8次、 “中国石油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5次,并于2007、2008、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

“懒人协会”终于在业界打响了自己的名气。

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成立

技能专家工作室主要技术骨干

“随着新疆油田持续稳产的需要,要实现‘世界石油城’的奋斗目标,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众多的人才,这是油田发展的力量所在。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原油产量递减是自然规律,随着开采难度增大,开发成本随之上升,老油田效益空间越来越小。

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降低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对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规范建设新疆油田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就成为必然。”魏昌建说。

2013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准东采油厂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成立了,他和另一位全国技术能手林伟一道为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与采油厂的其他6位两级技能专家一起,构成了工作室的首批成员。

“工作室的成立,让过去技能专家们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团队作战’,有效发挥了高技能人才的团队引领作用。”魏昌建说。

在随后成立的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中,“准东采油厂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成为了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的一部分,代表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接受集团公司的互评和审核,为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成为集团级技能专家工作室贡献了力量。因此魏昌建被聘为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的四位首席专家之一,负责准东片区工作室的工作。

根据工作室建设进度,成员们为节省资金,与人事部门相关领导一同亲自到市场购买办公用具,自己设计安装办公设施,完善了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建全了工作室的各类基础资料,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工作室有效地运作起来。

“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我们本着培养人、锻炼人、成就人的原则,依托技术革新、项目推广,为技能人才提供建功立业的舞台。为此,建立工作室,建立以技能专家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团队,从事技术革新攻关、技术革新成果推广,进行技术革新成果展示,对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魏昌建说。

专家工作室主要以“高带高”形式,以培养接替型人才为主,通过徒弟同师傅一同参与项目,来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大赛培训、经过技术比武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短短几年,工作室共完成各类专项培训活动148项,总培训人数达到4024人次,总培训课时5935课时,培养出油田公司技术能手5人、高级技师4人、技师5人。

目前,工作室的成员们正活跃在采油厂各个生产岗位,正如人们常说的,工作室的成员们“散开是满天星、聚起来是一团火”,他们在岗位上解决现场难题、传授经验技艺,怀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特战队的信念,为油田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魏昌建说:“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实现着当年‘懒人协会’的目标,准东地区是一个广阔的、大有可为的平台,能够为我们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按照市油田公司党委安排部署,准东地区在‘十三五’期间要为油田公司的发展担当重任,技能专家工作室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为准东采油厂上百万吨添砖加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