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从少往多,从小往大。
1,葡萄酒:张裕,长城,莫高,通化,威龙,王朝;
2,啤酒:燕京,青岛,雪花,黄河,珠江,哈尔滨,乌苏;
3,黄酒:会嵇山,女儿红,古越龙山,阿拉,即墨老酒,石库门,沙洲优黄,塔牌;嘉善汾湖;和牌;
4,米酒:孝感米酒,西安稠酒,广东八珍娘酒;
5,白酒:酱香:茅台,郎酒,习酒,北大仓,凤城老窖,云门春,国台,金沙;
浓香: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水井坊,舍得,古井贡,洋河,老龙口,伊力特;
清香:汾酒,杏花村,北大荒,老白干,二锅头;
其他香型西凤景芝李渡等等
首先肯定是茅台;
其次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经典;
再是沱牌舍得、牛栏山二锅头、广州酒家、酒鬼酒、山西汾酒。。。。。。。等等
当然现在比较流行自家烤的粮食酒,因其由五种粮食酿出,故当地人常喊其“五粮液”
想收藏一些白酒,那些白酒值得收藏?
整体思路没问题,以品牌名酒为主。
如果不考虑短时间达到增值表现的效果,这几款酒都还行。
如果谈到适合收藏或投资理财的品种,建议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老年份品牌名酒。
首先要看收藏目的,大致为两种:用作升值;留作自饮。
表面看来这两种目的并不矛盾,却直接决定了个人的收藏方向。因为搞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无论收藏什么东西,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完全收藏,所以要用有限的能力去办有限的事,这有限的事就是由收藏目的决定的。
下面我分开来讲两种收藏目的对应的不同白酒选择标准。
首先聊聊以升值为目的的白酒收藏,在选择白酒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选择大品牌,具体看产品的价格和行情。品牌关乎产品的知名度,过去以及现在的知名度越高,将来的知名度预期也就越高,相应的未来升值空间也就越大。如果一种白酒没有知名度,就算存在很久,也没有太大的升值可能。根据现有的市场表现来看,知名度相对高的有十七大名酒,更高点的则是早期的八大名酒。
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大品牌的酒分为很多种,不是所有的酒都有升值空间,比如五粮液的尖庄、沱牌的沱牌大曲酒,这些酒的升值空间非常有限。而52度的五粮液、飞天茅台、蓝花汾酒这类代表性产品才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三、考察企业现在的发展状态。如果一家企业的现状并不理想,在未来有倒闭的可能,建议慎重入手,因为即使存在短期内因酒厂倒闭而酒价上涨的可能,但中长期以后影响力会逐渐消失,最终无人问津。
四、了解酒类收藏品的市场行情。所有市场宣传都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问题,所以不能看到某种酒的收藏形势火热就立马下手购入,应在全面了解这种酒的历史情况之后再做决定。虽然我本人对以升值为目的的酒类收藏不感兴趣,不过因为研究酒,所以对这方面多少有些了解,据我观察,酒类收藏的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五花八门的情况层出不穷,里面的水很深,想要进入其中捞金,一定要做足功课,不但要知道哪种酒可以入手,还要知道投入多少资金、何时能有回报。没有一定的了解,轻易涉足白酒收藏市场,大量的“学费”肯定是少不了要交的。
酒类收藏市场已经发展成专门市场,其中大有学问,可学习的资料也很多,比如休闲读品杂志2019年第三期的《中国名酒实用手册》讲解了十七大名酒的来龙去脉,可作入门读物,不过书中内容较为简略,想要了解更深入的内容,还是建议找专门书籍来读。
再来聊聊以自饮为目的的白酒收藏。
说通俗一点就是个人为了品尝老酒的风味长期存一些酒,对应的选酒标准相对简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选择高度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所谓高度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45度也可以,40度以下不建议选择,因为在长期存储过程中,酒精度会挥发,低度酒的风味会变差,而高度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酒精度不会降到太低,在酒精度自然挥发的过程中,酒中的微量成分比如酸、酯等会相互作用,最后形成陈年老酒的风味,而体感也会更好。
二、选择自己喝过的酒。既然要自己喝,还要长期储存,就一定要选择自己喝过的,且喝过多次真心觉得不错的酒,如果没有喝过只是听别人说好,存到最后可能会后悔。
三、选择性价比高的酒。自饮的酒不用考虑酒品的知名度,选择的空间也就比较大,出于现实的经济考虑,自然是选择性价比高的酒比较好。在知名品牌的酒如中国名酒系列中品质差不多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零售价少说也在四百块钱以上,比如剑南春水晶剑。而某些小品牌的酒,类似品质的酒价格更实惠,比如江口醇、古川白酒、大午粮液,这些酒的品质不低,但价格也就在两三百左右,遇到活动还能更便宜。所以不妨选择一些性价比好的小品牌酒,当然前提是亲自喝过觉得酒不错,而酒厂又比较厚道,资料比较公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