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容发展阶段(美容的发展史和趋势)

181 2023-01-14 09:05 陈芬

1. 美容的发展史和趋势

1845年英国纺织品商人查尔斯.费雷德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移居巴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沃斯看到了为他的服装面料创造需求的可能性。这是西方世界进入现代服装业的雏形,在此之前,富有的女性雇佣裁缝为她们量体裁衣,一切关于风格的创新都发展缓慢。

沃斯开始为他的妻子和其他年轻女性制作风格别致的长裙,再请她们在公众场合展示这些衣裙以博取关注——这是时装周的最初原型。通过这一活动,沃斯立即名声鹊起,当时的消费者大都是地位尊贵的女士,甚至包括法国皇后欧也妮。

高级时装的诞生

由于沃斯的成功,市场上很快的出现了其他设计师的模仿,至此,高级时装诞生了。

沃斯的两个儿子也加入了家族的生意,1868年加斯顿(沃斯的其中一个儿子)参与了时装设计师行业协会的建立工作。这个协会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巴黎时装企业联合会",是规范行业的权威机构。行会认定的高级时装设计师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巴黎设有作品陈列或工作室,至少有15名雇员,有用使人顾客群并且每个工作室至少有1-3名试装模特,每年举办两次包含至少35套日装和晚装的发布会——Haute Couture Fashion Week系主要活动。

成衣的兴起—Ready-to-Wear

直到二战前,巴黎服装业在西方世界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从巴黎购置时装再进行仿制成为业界的标准操作流程。纳粹占领法国期间,许多高级时装设计师坚持营业,以提升士气和解决就业问题。但最终还是迫于战争形势被迫同世界其他地区中断了联系,其他地区的时装行业只得依靠本地有才华的设计师满足市场需求。

基于客观环境,这时在美国,针对本土的消费者,需要消化及改造法式风尚,此时,讲究实用性摈弃过分复杂的元素的美式风格应运而生,在没有了巴黎时装的影响下,新兴的美式审美开始强调成衣的混合搭配。相比巴黎风尚,美式风格显得极为随意,并以休闲运动感而著称。纽约时装周是战后率先举办的国际性时装周。

高级时装与实用的平衡

二战结束后,巴黎重回时装界潮流引领的影响力地位,然而,成衣凭借快节奏的优势受到持续的欢迎。至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强调朝气与活力的趋势变化,由于经济受到战争重创,社会资源极度匮乏,一个现代主义概念催生了抛弃浮华夸张的古典风格,推崇简约中性的风格,高级时装逐渐开始失势,取而代之的是发展迅速的成衣业。

对于"巴黎时装企业联合会"而言,"Pre-a-porter"即成衣的法语表述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概念。许多设计师选择同时制作高级时装和成衣,因为单纯依靠前者创造力润越来越困难。"巴黎时装企业联合会"禁止成衣设计师申请入会,不允许她们获得严格意义上的"高级时装设计师"的身份认证,除了对"高级时装"品质的保护之外,还有革新、专属性、技巧等因素不再被成衣设计师所重视的原因。事实上,设计师继续制作高级时装是出于希望创新的诉求,也是为了使高级时装制作技艺得意流传。

时装之都的国际影响力

所谓影响力就是软实力亦是财富之源。"时装之都"一词的由来是为了表彰几个为时装行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赢得该殊荣的米兰凭借的是高超的印花技艺、优质的羊毛面料、明艳的色彩、精准的剪裁以及华丽的手工技艺。伦敦时装由于兼具两面性即保守主义与具有震撼感的先锋主义。伦敦催生了20世纪60年代"年轻风貌的艺术风格,并始终与业内传奇"英国裁缝街"(Savile Row)紧密联系。纽约则是因为整体简约的休闲运动风格著称,体现在畅销、实用的日常着装。巴黎则延续着高级时装风格风向标的路线,位列四大时装周之首的地位,起着激发创造力的创意引领角色。虽然"巴黎时装企业联合会"被迫承认高级定制工坊可以设立在巴黎以外的其他城市,但这些几乎没有削弱巴黎作为时装之都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川久保玲、山本耀司、高田贤三、三宅一生等一众日本顶尖设计大师的进军巴黎时装界,无可避免的改变了国际时装格局, 带来了关于轮廓、形象美学的新理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日本设计师对一展头角的比利时设计师产生了意义深渊的影响,后者对当代时装涵义的理解又随后影响了四大时装之都:纽约、伦敦、米兰和巴黎。

时装业的营销手段

20世纪的60-90年代,设计师被允许进行以特许经营的营销手段开张时装和副线产品的销售活动,这一举措使得时装业以成倍数的规模扩张。由于初期的特许经营设计师缺乏经验,在注重盲目扩张及漠视品牌知识产权等问题,造成了很多设计师丧失品牌控制权的案例比比皆是。特许经营的萌芽初期产生于20世纪早期美容产品和香水的生产领域,时至今日才被广泛接受。设计师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品牌制作生产出售各式各样的产品,从中分得可观的利润。在商业运作过程中,缺乏重视品牌价值以至于失去了品牌控制权,更有应授权产品的品质低劣至使品牌名誉受损。后期,在加强了之前缺乏的经验,在完全掌握品牌控制权之下,不断完善了特许经营的规则,以确保设计师品牌的健康成长。

高超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广告技巧,帮助设计师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中,每年两季的高级定制及成衣发布秀就是最具设计师影响力的表现机会,只要在时装周上的设计师设计被行业、消费者喜爱,就标志着该设计师将成为世人瞩目的明星。因此,时装周就是所有设计师极尽所能展示创意天分的战场,一旦成绩突出,就马上会被诸如LVMH这样大集团盯上为之提供开发市场的全方位支持,使之迅速成为全球瞩目的品牌,品牌授权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国际市场动向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时装周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影响力,一夜之间就能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家喻户晓。因此,全球市场出现了无以计数的各种时装周,但是与四大时装之都的全球影响力却是天壤之别。原本上世纪90年代能够挤进第五位的日本时装周也是因为近些年的不济而落得终被淘汰的地步,每年也只是一些一线大牌为了维护日本本土上流社会的客户而不得不将某一季的新款发布安排在日本东京举行。对于时装业而言,创造力的持续能力是唯一检验设计师的标准,而创造力的产生并非孤立存在的事物,它需要丰厚的文化积淀,而这些是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老牌国家的优势,设计师整体品位及美学修养强于世界其他国家。

中国时装业的前景

基于对整个现代服装业的发展史的了解,国内设计师如何把握网络时代强大的传播能力的优势将自身品牌进合理的规划。汲取时装之都的先进经验,能很好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避免片面的、狭窄的视野造成的创意局限,广泛的涉猎艺术、文化、历史、美学音乐等知识,以达到跨领域艺术的知识为自己随时提供灵感支撑。时装公司的艺术总监绝不是只会画图的服装设计师,需要极高的艺术造诣,既不能让纯艺术占据了服装的功能性,也不能让设计沦为平庸的地步,这需要非常好的平衡能力。因此,学习国际著名的设计师的经验便是快速掌握技巧的方法,例如Tom Ford的设计就能恰如其分的平衡艺术与平庸之间的比例,使得其设计风格始终保持高雅、性感、张力以及活力的独特风格。我们也会持续的给大家分享影响现代时装界的世界级大师的成长经历,以达到帮助致力于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朋友了解更多的行业资讯。

*Betty Hsu Background Tips: 服装设计专业,英国游学,辅修大众传播。时尚及生活方式新媒体主编,时尚美学评论人,品牌策略、分析及管理顾问,常年专注于研究欧美时装周近百余品牌设计风格。分别在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开设InBrand专栏。

2. 美容发展简史

口红是一类唇用美容化妆品,其主要功能是赋予嘴唇以色调,强调或改变两唇的轮廓,显示出更有生气和活力。

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苏美人的城市乌尔被发现,约五千年前。

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色(赭红)注唇,后世沿用。

中国古代称为口脂,有制成筒状,也有些是粉状,粉状口红的用法是将色素涂于纸的两面,用嘴唇抿住后,颜色自然会附于唇上。

大约在1660-1789年,欧洲的法国和英国男士间流行涂口红。

十八世纪美国的清教徒移民并不流行涂口红,爱美的女人会趁人不注意时以丝带摩擦嘴唇,以增加红润,这样的情形直到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流行苍白,口红和化妆品被视为禁忌,而转为以药品型式贩售。

法国娇兰(Guerlain)将管状口红引进美国,贩售对象主要为少数贵族,第一支金属管口红是由美国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的毛里斯李维和史柯维尔制造公司(Maurice Levy and the Scovil Manufacturing Company)于1915年制造,属于大众化产品。

1912年纽约市妇女参政权论者的示威活动中,著名的女性主义者都抹上口红,把口红示为妇女解放的象征。1920年代的美国,由于电影的流行,也带动了口红的流行,其后各类口红颜色的流行都会受到影视明星的影响,而带动风潮。

1940年代的美国女性受到战争的影响,会以化妆来保持好脸色,当时最大的口红厂商之一Tangee,曾推出一个名为“战争、女人和口红”的广告。

1950年战争结束,女星们带动将唇形显得饱满、魅惑的流行。1960年代,由于流行白色与银色等浅色的口红妆,鱼鳞被用来制造出闪动的效果。1970年迪斯科流行时,紫色是一种流行的口红颜色,而朋克族喜爱的口红颜色为黑色。

一些新世纪奉行者(New Ager)开始将自然植物的成分带入口红之中。接着摇滚乐手的装扮带动了男人使用口红的风潮。特别是1980年代的乔治男孩乐团。1990年代的口红开始出现咖啡色的口红,在某些摇滚乐团中也出现了使用黑、蓝色的唇色。

1990年代末期,维他命、药草、香料等材料被大量添加于口红之中。2000年后,潮流走向展现自然美感,较常选用珍珠色及淡红色,颜色不夸张,色彩自然而有光泽。

随着美容化妆品的发展,口红的色调、配方和功能都有较大的变化。口红的色调与女性的发型、指甲油色调和服装变化密切相关,变得更具有潮流色彩。

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珠光粉和处理颜料的使用,使口红的色调更加多样化,质感更加舒适。与其他美容化妆品的发展趋势相似,它继续保持美容为主,兼顾保湿、滋养和防晒功能。口红配方、原料和工艺的进展推动着口红工业的发展 。

3. 美容的发展史和趋势分析

1935年的德国时尚之都杜塞尔多夫,护肤专家Margarethe Sendler女士与皮肤科医学博士Bertha Roeber女士在一家美容院结识,出于对美的共同追求和在护肤领域的专注研究,两人一见如故。

4. 美容的发展史和趋势论文

不完全是大纲。

相对来说论文的大纲要比基本内容更加多一些,包含的条目数也会多一些。比方说大纲里面应该包括论文的题目摘要,论文的正文参考文献等等。而论文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写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关的结论。

5. 美容的起源和发展史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确定最终的谁是第一家,因为好像行业协会也没准确记录。

不过通过有记录的工商信息可以得知。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就有美容院了

这家美容院的全称为:广州市东山区日月潭美容院,目前工商信息显示为注销。

这里还有一家为80年申请注册的美容院。

企业名称为苏州市南京美容院。关键是这家美容院工商信息竟然显示开业,说明目前能够有记录的、并还持续营业的美容院就它莫属。

这家美容院经历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美容行业整个发展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