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杨树扦插造林“三步成林”法,即是利用杨树插穗作为造林苗木,经 过3年时间过程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其扦插造林前的基础工作,应选择适 宜的造林地。豆茬、玉米茬、高粱茬、菜茬原垅的二洼地土壤较好,经过铁滚 镇压器原垅(茬子不动)镇压两次,平坦岗地扦插后进行两次垅灌,保持土壤 湿润,确保成活。
第一步是成林前第一年4月20日左右,土壤解冻25厘米时即可扦插,每 米扦插3 ~ 4穗,每公顷扦插200〜207穗,田间管理要及时做好除草松土、防 治病虫害、抹芽、施肥等工作。第二步是成林前的第二年春季平茬,将种条自行扩大扦插造林或销售。第三步是造林的第三年春天,将留有树冠的大鞭杆苗按株行距2米x2 米(隔两垅)留林,其余苗掘出后销售或供造林用。
5月上旬将留林白子苗下 半部芽叶全部抹掉。人们形象地称“坐地留林”或“坐地成林”。同时春季起苗的空垅可播大豆或在3米株距间空地播种大豆。要及时除草,防止草荒, 防治病虫害。采用杨树扦插造林“三步成林”法,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成林快等 特点:一是造林成活率高,与杨树大苗和大鞭杆苗造林方式比较成活率可 达 100%。
二是成林率高,从第一年扦插造林开始,经过第二年到第三年坐地留林 (成林),可一步成林达100% cj三是造林成本低,第三年坐地留林(成林)时当年成本为零,间种大豆收 人可收回造林(成林)成本,与杨树大苗和大鞭杆苗造林方式成本比较降 到零;四是造林效益快,第二年到第三年春季留林(成林)时就有收人。
第二年 春季平茬条和第三年春季掘出的鞭杆苗都能产生收人。而杨树大苗和大鞭 杆苗造林方式5年成林前无收人。因此,杨树扦插造林“三步成林”法是今后在杨树造林方式中值得提倡的 一种造林方式。
国家对杨树片林栽培株距行距有规定吗
有规定。规定如下:
按照国家木材标准对杨木的有关规定,各主要目的材种采伐时应达到的平均胸径分别为:檩材、坑木、造纸材为16厘米,小头直径8厘米;胶合板材为31厘米,小头直径26厘米。
对于定向培育的大径级杨树用材林,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需综合考虑品种特性、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经营水平等,初植密度确定后,一般不进行间伐;在确定合理的采伐年龄时,应综合考虑目的材种的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过早或过迟采伐都会造成经济损失。
杨树大径材的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30m3,在立地条件好、经营强度高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植,每公顷栽植255~330株(行株距6m×5m、3m×10m、8m×4m、5×8m、10m×4m等),采伐年龄10~12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6cm的大径材。
在立地条件较好、经营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不宜稀植,每公顷栽植330~420株(行株距6m×4m、8m×3m、5m×5m、6m×5m),采伐年龄9~10年,可培育小头直径大于20cm的大中径材。
对于定向培育杨树纸浆用材林,杨树的造林密度应使立木的单株营养面积不小于6m3,在造林地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大密度造林,培育纸浆材和纤维板材,已每亩73-111株为宜,轮伐期3-5年。
而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上,造林密度可稍大些,以每亩33~55株为宜,轮伐期6-7年。注意,在土层薄,土壤贫瘠或盐碱较重的立地上,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否则不易成材。大径级林木可分段利用,下段作胶合板材、锯材,上段作纸浆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