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装裱?
装裱又称装潢、装褫、装界、装背、装造、装治,以及潢治、装池、裱褙、裱画等。无数实事表明:尽管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但就书画保护而言,迄今为止,还未曾出现另一种方法,可以超越或者取代装裱工艺。
历代许多珍贵的书法、绘画,乃至书籍、碑帖等,能够兴存到今天,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经过了装裱,由纸、绫、绢等材料,将其背面、四周加以保护的缘故。可以这样说:离开了装裱工艺,就不可能留有现存于世的如此众多的丹青墨迹。
除此之外,书画经过装裱后,还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傅抱石先生曾在《裱画难》一文中说过:“作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在画家而外,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分画七分裱”之说,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中亦能悟出装裱与书画之间的密切关系。总之,中国书画不经装裱,不能算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在关注着书画作品的命运。
装裱材料
一> 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二> 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三> 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四> 丝带、绦带、铜钮等。
五> 面粉、明胶、明矾等。
装裱品式
一> 立轴、中堂
二> 对联
三> 横披
四> 条屏、通景屏
五> 镜片、扇面
六> 手卷
七> 册页
○ 装裱程序
制 浆-----→托 画 心-----→方正画心-----→托染材料-----→配 料-----→镶 嵌
-----→清裁大边-----→转边(包边)-----→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配背(裱覆背纸) -----→覆画(扶活)-----→磨画(砑光)----→剔边(批串)-----→配杆---→钉铜钮(绦圈) -----→包杆(上轴头)-----→上 杆----→系绦(串丝带)-----→扎 带----→ 粘 签 条
二、手卷可以分几张纸写然后装裱吗?
当然可以。好多手卷长上百米,不可能去找那么长的纸。所以都是分几张纸写好后交给装裱师去装裱成手卷。但是手卷的装裱应该是各种书画装裱款式中技术难度最高的,对装裱师要求较高,很多装裱店都不具备此技术,或者要价较高。而且手卷不太方便展示,所以如果不是有特殊要求,还是装裱其他款式吧。如果你是一位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你可以自己尝试着去装裱,一般的款式并没有多难。
三、装裱需要些什么东西啊?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一) 工作室(亦称装裱间):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
适中。
(二) 挣墙(亦称大墙,挣板):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要求:
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三) 案台(亦称装裱桌):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80
厘米左右。
(四) 晾架(亦称晾竿):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
(五) 拷贝桌: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
(六) 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七) 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八) 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九) 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 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一) 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十二) 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十三) 油纸(亦称浆纸、隔糊):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十四) 砑石(亦称磨石):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十五) 蜡板: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
(十六) 其它工具: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子、铜线、面
盆、毛巾、毛笔、颜料、墨汁、调色盘、塑料薄膜等。
三 装裱材料
(一) 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二) 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三) 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四) 丝带、绦带、铜钮等。
(五) 面粉、明胶、明矾等。
四 书画装裱品式
(一) 立轴、中堂
(二) 对联
(三) 横披
(四) 条屏、通景屏
(五) 镜片、扇面
(六) 手卷
(七) 册页
装裱程序
制浆--托画心--方正画心--(托染材料)--配料--镶嵌--清裁大边--转边(包边)--
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配背(裱覆背纸)--覆画(扶活)--磨画(砑光)--剔边(批
串)--配杆--钉铜钮(绦圈)--包杆(上轴头)--上杆--系绦(串丝带)--扎带--粘签条
四、地图,或者压了层膜的印刷品,如何装裱?
附带有胶膜的地图装框时候不易整平,双面胶预先粘贴在框的背板四周,地图上压上尺子,变撕边往前赶,中间栅格状的双面胶不易太多,一道就可以了,越多越不易平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