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协调发展?如何协调发展?
第一、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乡村不振兴,居住在乡村的人民群众就难以富裕。只要有一个群众不富裕,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因此,可以说,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乡村振兴事关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共产党第二个百年目标是指到建国100周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刚刚发布的2035目标指出,我国要到2035年——也就是用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很明确:国家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用15年的时间作为现代化的巩固和提升,保证205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化,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乡村,因此,乡村能否振兴,是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实现大事。
第三、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
樱桃花
脱贫攻坚虽然取得全面胜利,但是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广大乡村也仅仅是达到了现行标准下的脱贫或者初步的小康生活而已,一些刚刚脱贫的群众如果不持续的加大投入的话甚至有着随时返贫的风险。因此,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的需要。同时,乡村振兴也不仅仅巩固脱贫攻坚的需要。因为从标准来看,乡村振兴不是仅仅限于“吃得饱、穿得暖、有房住、有医看、有学上”的问题,而是从产业是否兴旺、生态是否宜居、乡风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效、生活是否富裕五个大框架下来衡量。乡村振兴的内容、内涵、领域等所涵盖的范畴远非脱贫攻坚能比,只要把乡村振兴做好了,可以说,脱贫与否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说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
第四、乡村振兴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需要。国家的发展是在发展阶梯理论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展的初期,为了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我们牺牲了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如今,城市得到了发展、工业得到了强大,就需要城市真正反哺农村、工业真正反哺农业,让农村振兴、让农业兴旺、让农民富裕。因此,乡村振兴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需要。
第五、乡村振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多年来,我们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使用,使得我国粮食连续增产,但是国家粮食进口量依然巨大。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却大量土地闲置浪费、杂草丛生,土地并没有发挥粮食生产功能。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村美起来、农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并以此来激发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振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第六、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经济双循环的需要。经济双循环,是指外循环和内循环。外循环靠出口,内循环靠消费。在广大乡村群众不富裕、腰包不鼓的情况下,乡村群众拿什么来消费?只有在通过乡村振兴的推动,广大乡村群众有经济条件消费的基础上,方有条件强有力实施真正的经济内循环。因此,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经济双循环的需要。
怎么实现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虽然还有一些差距,但很快就会看到成效。
怎样实现协调发展
这个问题问得好,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大都强调的是开发有利于保护,对负面影响的还是一笔带过。我们来看看主要有什么呢:
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到现在,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44%,多数封闭的保护。而生态旅游业以其高利润、低开发度的鼓吹,说着“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自然保护区迅速发展的一项新产业,并成为更多保护区结构和功能规划的一部分。
生态旅游其强调的是:
生态旅游是一种科学、文明、高雅的旅游形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更是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高度责任化的旅游,它不仅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生态旅游与自然资源的相互依赖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就是到自然保护区欣赏优美的、特殊的、原始的自然景观。
让人们理解支持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和认识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产生有利于保护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不排斥经济效益,它提倡在把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的同时,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收益。
虽然有种种的理由,但开发就是破坏。也许你修的那条路,就断绝了一个生物家族的生活环境。都说蜜蜂全部死亡之后的四年后人类就将灭亡。
也许是杞人忧天吧,资本追逐利润,所以近几年来,自然保护区内严禁开发旅游行业。有些专业的话就只放屁呀!好比那高房价带动消费,农村炊烟污染环境,整个化工园区的气味刺鼻,检验合格。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只不过代价大小而已。
协调发展怎么做
信任与忘我。
加入企业,要相信企业可以向好,并发挥自己所能,推动企业向好,不做对企业不利的事,并维护企业形象,把工作当成重要的事情,不轻易背离,算计个人得失,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你企业对自己的重要性,找到工作差距,虚心学习前辈工作经验方法,充实提高自自己。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协调发展
十九大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如何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和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到底就是“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这一问题。五大发展理念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我们在发展问题上应该高举的旗帜。
传统中国是一个静态的中国,中国社会是静态的,中国人也是静态的,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来概括这种静态。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走向了追求“独立”、“富强”的道路。“富强”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因此发展是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共识。
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的发展理念是不同的,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表现的尤为明显。我们相继提出了“多快好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五大发展理念”等发展理念。
反思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理念,可以发现,在人们的观念中,发展是共识,在如何发展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时,“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看,我国当前的发展面临着生产层面的创新水平不高、协调程度不够、绿色发展欠缺、开放水平不高、共享发展不足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时度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对既有发展理念的反思,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理念”上的转型升级。
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深刻回答了“谁来发展,发展为了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这样发展”等问题,这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的价值观上的理论自觉,更是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的历史观上的理论自觉。当然,这场理念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转型永远在路上。
新发展理念的核心仍然是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的发展。对于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发展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题。当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彻底改变,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但是面对发展新问题,需要提出发展新理念,以引领发展新实践。
首先,要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的变革。这涉及发展动力转换的问题,随着社会变迁,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发展的动力也会随之变迁。在传统农业社会,人力(主要是体力)是主要动力,所谓人多力量大。在工业社会,科技是主要动力,所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在信息化时代,创新(主要是但不仅限于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以此观之,之所以强调创新,这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纵观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改革是在“问题倒逼”的情况下开启的,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引进西方部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此过程中采取“结果导向”,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利用引进技术而获得的“后发优势”红利逐渐降低甚至消耗殆尽,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条件和门槛越来越高。对此,我们必须以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是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发展领域变革。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呈现出片面性,在个别地区,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一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产业仓促上马,对资源的过度攫取,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威胁和破坏。在发展过程中,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经济建设为唯一”,由于政绩考核的引导,盲目追求GDP的数量,而不顾GDP 的质量,由此也产生了区域、行业、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关系的不协调的局面。面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协调性发展、整体性发展。
再次,是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发展基调的变革。直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我们党才将生态文明独立出来作为“五位一体”的一个方面,这决不表明在此之前,我们党不重视生态文明。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就已经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加急迫,生态问题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人们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误读,各级政府对政绩的崇拜与老百姓对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的强烈需求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但是,发展毕竟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将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强度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绿色发展就是面对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这一严峻问题而提出的。
第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促进发展格局变革。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扩大开放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和倒逼效应,成为推动国内体制变革和创新的动力。当然开放不仅是向发达经济体的开放,也包括面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一方面,要继续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继续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同时,要利用我国商品、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及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扩大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开放不仅是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也包括思想的出口和进口,尤其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促进国际经济社会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第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发展价值的变革。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当下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也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发展,而是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很好地阐明了发展主体与发展目的的关系,“绝大多数人的运动”的价值和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的”,而“为绝大多数人”的主体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实践中将这一理念逐渐提炼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等。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也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
为什么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
为什么要协调发展?如何协调发展
⾏政区划是⼀种独特的空间资源、⾏政资源、组织资源和政策资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框架性、基础性作⽤。实施⾏政区划调整改⾰意义重⼤。
⼀、有利于提⾼⾏政效能
部分乡镇⾯积⼩、⼈⼝少,但“⿇雀虽⼩、肝胆俱全”,管理机构、⼲部职数、机构编制、财政投⼊均不少,⾏政运⾏成本较⾼。合理调整乡镇⾏政区划,乡镇⾯积增⼤、⼈⼝增多,有利于统筹设置乡镇服务机构,统⼀配备服务⼈员,集中⼀站式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部分乡镇资源禀赋不⾜,乡镇之间存在⾏政区划壁垒,极⼤制约⼈才、资源、资⾦等要素的流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难度⼤。合理调整乡镇⾏政区划,可以集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有利于突破现有乡镇⾏政边界制约,推动⽣产⽅式相近、经营⽅式相融的农村经济产业抱团发展、捆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集约集聚发展。
协调发展是什么
相关区域内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协调一致,如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