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高端护肤品发展趋势(护肤品的市场趋势)

133 2022-12-27 14:51 谈娣

护肤品的市场趋势

因为现在国货的崛起,很多国货现在做的已经越来越好了,所以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现在进口化妆品的趋势已经呈直线下降的模式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特别瘦,潮流所追捧了,然后现在我国的一些国货,现在做得越来越好,蒸蒸日上,所以国货的趋势越来越向上

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

未来前景广阔,对化妆品需求加大。

中国化妆品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迅猛发展,随着人们对化妆品接触时间越来越长,对化妆品的了解度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化妆品的专用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一变化趋势为化妆品行业的细分产品带来更大的需求,对化妆品细分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护肤品的市场趋势是什么

随着爱美人士的增多,美妆护肤品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波动上涨态势。化妆品市场规模稳速增长,亚太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

其次,护肤品为化妆品需求的第一大细分子类,占比达40%。

天然环保风的流行,让植物成分成为选择护肤品的一种指标,有关数据显示,用户对“植物、提取物”等内容讨论最为频繁,其中“植物成分”讨论度极高,且90后、95后的年轻消费者更偏好选择主打植物成分的天然护肤品。

护肤品的市场趋势有哪些

在以往,化妆品仿佛更能和精致的都市丽人挂上钩,而今,男人在“爱美”这件事情上也丝毫不含糊,男颜经济得以迅速崛起。且在社会需求高端化、多样化、男性发展的基础上,化妆品消费受疫情影响并不明显,全球特别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1-4月,中国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金额为515.84亿元,出口金额为84.43亿元。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

上海家化,欧莱雅,完美日记

报告核心观点

行业概况

化妆品消费受疫情影响并不明显,全球特别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保持增长态势。

消费者特点

化妆品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降低,对产品效果更为看重;不同年龄群体的护肤及化妆品消费品类不同,隔离口红等常备用品消费有低龄化趋势。

品牌特点

国货化妆品品牌崛起,出现新晋“播品牌”;

化妆品及护肤品的高奢及平价系列两极发展较好。

当今护肤品的市场

化妆品制造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撒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的制造。

根据Euromonitor的分类,化妆品是指美容及个人护理品的概念,包括11大细分子品类:护肤品、护发用品、彩妆品、口腔护理品、沐浴用品、婴孩童专属用品、男士护理品、防晒用品、香水、除臭剂、脱毛用品。其中护肤品指具有保护皮肤功能的护肤产品,护肤品市场是化妆品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子市场。

一、市场规模

依托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加快,消费金额加大。同时,在化妆品消费渗透率不断提升、核心化妆人口持续扩散因素的多重影响下,化妆品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期间,我国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总体保持增长趋势,2019年限额以上化妆品行业零售总额为2,992亿元,产量达124万吨。预计在2021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和产量分别可达3392亿元和142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市场构成

护肤品是化妆品中的护肤用化妆品子类,主要具有清洁皮肤及补充皮肤养分等功能,主要包括霜、护肤水、面膜、精华、乳液等。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度,我国护肤品市场容量为2,444.15亿元,占化妆品整体市场51.16%的份额。

资料来源:Euromonitor、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销售方式

受资金、人才等因素影响,过去化妆品企业往往集中资源发展少数几种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化妆品企业采用线上线下并举的营销策略,以达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有利局面。

我国化妆品行业零售批发销售方式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兴起,化妆品企业的营销模式从以前单一的依赖于电视、时尚杂志、报刊等传统媒体逐渐发展为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营销网络矩阵。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开始选择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知乎等新兴媒体上凭借KOL种草、公众号文章、直播、短视频等各类方式进行产品内容营销推广。

根据微博数据中心调查问卷显示,有73%的人选择通过微博、美妆APP等新媒体进行化妆/护肤品信息的获取,有38%的人选择通过美妆红人、达人推荐的形式了解化妆/护肤品信息,仅有33%的人选择通过电视、时尚杂志、报刊等传统媒体获取化妆品信息。国产化妆品品牌植根本土市场,能够更快速地捕捉市场偏好,并结合市场热点利用新兴媒体打造口碑爆款。

数据来源:微博数据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未来发展前景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随着消费习惯与化妆意识的普及,化妆品已成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日用消费品。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内化妆品企业发展的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将有效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将完善化妆品法规制度,加强化妆品检查等工作,保障化妆品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2.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成型

化妆品属于日常消费品,受国民经济景气程度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化妆品的消费。虽然我国居民对化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但人均化妆品消费金额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表明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仍具有很大潜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身健康及肌肤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所重视,周期性合理重复购买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这也为化妆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3.零售行业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促进化妆品市场发展

电子商务为化妆品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的销售渠道,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线下店铺运营成本,还能提供消费数据收集、产品需求反馈、客户消费偏好分析等全方位服务。因此,越来越多化妆品企业抓住这一市场机遇,逐步壮大自身电商零售业务规模。

护肤品的市场分析

护肤品行业分析的特点如下:

第一、中国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市场可以说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市场容量巨大。众所周知,中国有着广泛的人口基础,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球最大市场,仅仅从1996年到2016年短短20年时间里,中国美妆护肤行业从人工作坊的工作方式,依靠学习国外产品到现在的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团队、集团化经营,并且已经开始能够在一些方面跟国外品牌缩小差距甚至领先。

第二、据统计,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200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数据显示,规模接近68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7年,化妆品市场的年销售额轻松达到千亿级别,年递增有望达到13%以上。

第三、第二个特点是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开始对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对护肤的认识,从简单的面霜,到现在常常出国采购高端品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中国的消费对象开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从消费对象的年龄看,消费者群体开始向低龄和高龄人群延伸;从消费对象来看,在男士和婴儿这样的小众群体,也是还有深挖的潜力。

第四、前面两个特点都是让化妆品公司感到兴奋的地方,那么第三个特点是竞争压力巨大。被称为“美学经济”的中国美妆护肤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面对这样的大蛋糕,化妆品公司不可能稳坐泰山,坐等消费者来消费,更多时候,各大厂家商家为了争夺市场,杀得火星四射,天昏地暗。化妆品厂家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现阶段,中国化妆品企业依旧以中小企业为主,科研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科学配方研制和开发仍处于仿效阶段。国内大多数美妆护肤品牌平均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上规模的本土品牌仅有北京大宝、上海家化等少数几家,集团竞争力十分有限。

护肤品市场前景分析

化妆品牌的最底层逻辑就是功效,然后才是情感。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品牌一定要思考环保问题,以及思考某一特定人群关注的问题。如薇诺娜自诞生起包装上就有盲文了。而“环保”并不仅仅是大公司才要考虑的事情,这件事做好了,实际上对企业的成本降低也有帮助。

护肤品的市场现状

护肤品种类逐渐增加,买护肤品的男士越来越多。

护肤品市场趋势图

随着消费者更加成熟,他们在产品用途、成分和品牌定位上的偏好也更为细分。美白、祛斑、抗衰老、保湿、防晒、补水这些概念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同。眼部、唇部、脸颊以及颈部的细分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具体需求。近几年来,纯天然产品、有机产品备受追捧,是未来化妆品市场的一个发展热点,也是各化妆品企业加强研发的重点领域。

同时,国内品牌比国际品牌更善于开发二、三线日化店渠道,迅速抢占二、三线城市大众市场。同时,为了适应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以及为了追求高端产品所对应的高利润率,国内品牌开始推出高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市场渗透。化妆品企业多管齐下实行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建设,在巩固原有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布局电商渠道,实现多渠道销售。

护肤品行业趋势

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整体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化妆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美容院用产品质量令人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的管理;国际大品牌国内受阻,本土品牌借势坚挺市场;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美容专业线发展不理想;男士化妆品发展提速,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偏小;儿童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品种和花样在不断增加;护肤护发品消费税取消化妆品多方面得到发展。 2007年全国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化妆品零售额约达488亿元,比06年增加101.7亿元销售额,增长26.3%。2001年到2007年的化妆品销售环比平均增速达到20.71%。 2007年欧泊莱以9.85%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次为欧莱雅和兰蔻,其后依次是玉兰油、雅诗兰黛、迪奥、资生堂、倩碧、无添加、香奈儿和碧欧泉。市场占有率排名因城市而异。最近几年成长最快的几个品牌:无添加、欧莱雅、希思黎、迪奥、雅诗兰黛、巴比波浪、百草集、家美乐、植村秀和姬芮。 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上高端产品全部被外资垄断,欧莱雅、拜尔斯道夫这些全球一线化妆、护肤品牌,主要坐拥中高端产品,外资要扩大市场份额,收购国内民族品牌公司是最快的捷径。未来几年外资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还会加大,扩大到低端市场。同时,2007年中国男士化妆品市场增长52.66%,但中国处于生理成熟阶段已有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男士将近一亿,按人均年消费200元计算,也有超过200亿的市场容量。将其视为一座金矿并不为过,只待市场成熟。

护肤品的市场趋势分析

根据市场需求和顾客需要来衡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