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协调发展?如何协调发展?
第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具体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是要稳妥有序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是要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重点是要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要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当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要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十四五”时期要有明显的进展。
第二,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地区要提高政策的精细化水平,推动区域内部能够互促协调,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东北地区,要使全面振兴取得新的突破,加强政策统筹,维护好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中部地区,要加快崛起,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东部地区要加快推进现代化,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带动产业升级,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建设海洋强国。支持国家级新区等功能平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要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地。
第三,着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点是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在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承载能力,支持其他地区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方面的功能,通过这些努力,推动我国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高质量。
什么样的发展才算协调发展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协调性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仍很突出。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如何实现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包括区域协调发展方面,1978年后我国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其核心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的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一个大局,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
在这个战略思想指导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由此带动中国进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行列。然而,90年代以来,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趋势也愈益凸现。面对日渐扩大的地区差距问题,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自然包括了区域的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多民族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怎么实现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搞好协调发展需要把握什么
班主任怎样协调好任课教师的关系
一、协调好各任课教师关系的意义 原则上来说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同为一家人,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相互之间不应该有太多的冲突和误解。
在管理班级方面,学校虽然未对各任课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可是他们人人都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实实在在的副班主任,在建设优秀班集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从时间上看,所有任课教师工作时间的总和绝对比班主任一个人面对学生的时间多,班主任更多的付出是在课下;从内容上看,任课教师所涉及的教育范围也要比班主任广,可以说包罗万象,对班主任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因此,为了整个班级的更好发展班主任很有必要要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配合与协作,与任课教师结成同盟,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中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该如何协调好各任课教师的关系呢?
二、如何协调 首先要为任课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在第一次班会课上我都要向全体同学介绍一下各位教师,主要是介绍各任课老师在近几年为学校做出的重大贡献及获得的一些荣誉,让同学们对各位老师都充满期待,让他们对老师们充满好感。例如当我介绍张双库老师时同学们都异常地高兴,因为大家了解张老师,为能有这样的老师深感自豪;在介绍扈老师时,我说去年我们搭伙计,班级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同学们不认识扈老师,但从眼睛中上可看出他们的期待眼神。等大家对任课老师熟悉后,我们要多在学生面前常提任课教师的优点,特别是当某些老师批评学生后更要坚定地站在老师这边,并尽快协调好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为任课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尤其要在班级量化不好或学生评教不好时多给任课教师一些说明或解释。去年我班两位学生因晨读时未读某科,老师一生气把学生的书扔了,并且还不想给我们班上课,我知道情况后叫出那两名女生,先批评一顿,指出她们的过错,并让她们立即找老师道歉,我是这样说的“如果老师不接受你们的道歉,你们只好回家了,我不能因为你们两个闹地全班都不能上课。”通过这件事我不仅协调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加深了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友情
协调发展怎么做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精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优化构建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格局,推动各地区走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顺应时代背景和条件新变化, 充分激发、挖掘和发挥地区发展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动态比较新优势,鼓励各地区依托基础条件和特色资源,积极探索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凸显地方发展特色,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协同提升地区发展竞争力。
2.战略引领,梯次联动。强化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区域战略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培育搭建区域发展梯队,强化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发展,促进不同梯度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3.全面开放,竞合有序。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区域对内对外全面开放,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为示范带动,积极推动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逐步消除影响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类制度性障碍,深化和创新区域合作,引导各地区有序竞争、互利合作、互为支撑,实现资源要素有序、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
4.统筹协调,公平共享。强化中央战略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鼓励先发地区强化优势率先发展,支持和扶持后发地区特色发展,建立健全区域政策调控机制, 积极协调区域利益关系,切实让后发地区人民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怎样实现协调发展
信任与忘我。
加入企业,要相信企业可以向好,并发挥自己所能,推动企业向好,不做对企业不利的事,并维护企业形象,把工作当成重要的事情,不轻易背离,算计个人得失,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你企业对自己的重要性,找到工作差距,虚心学习前辈工作经验方法,充实提高自自己。
协调发展是什么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各有特色,互相互补。
如何推动协调发展
我国扎实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
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1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2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3是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4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
二、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四、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五、着力推进条件较好地区开发开放。
六、加大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扶持力度。
七、全面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
八、积极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